第四章 张春梅的忧虑(有关出入场、升降幕、亮相、早期歌仔戏盛况)
张春梅坐在餐桌前,将面前帐目本中的各项数据一一输入计算机里核记着,她快速翻动帐册内页,不多时,计算机显示幕上已显出最终数目。
她往後靠向椅背,微皱起眉头。
在这间长型的老式公寓里,客餐两厅合并的开放空间仍显得有些局促,一套竹编沙发椅倚近落地门前,朱红印花的厚椅垫,在春寒未消的此时,为室内添加一丝暖意。
张春梅举目望向门外,随後起身穿过竹椅,将玻璃门再拉开一段距离。
昨晚一场绵密春雨窸窸窣窣地下了大半夜,清晨,张春梅在睡意朦胧的困乏中醒来;这场春雨使得早晨空气饱含湿气,也格外清新,铁灰色栏杆旁,几株绿盆栽里的枝叶与花苞、此刻仍缀满晶莹露珠,在朝阳里闪烁着。
张春梅站在阳台凝望楼前成排公寓,和夜雨过後清新的户外景色。频频拂面而来的薄凉晨风,并未稍稍化解近些时日她所承受的烦重压力。
庙前演出在即,各项相关的事前准备工作,其实大都已经上轨道:联系文武场、交付曲谱,和安排大夥一起演练的时间,同时招集全体演员讲解剧情内容,一一矫正演员於口白、歌词的台语发音(尤其针对年轻一辈的演员,她向来不放弃这一项要求)整体行头的设计与订制,订作全新布景片˙˙˙˙等,面对诸多演出前所需要处理的各样繁杂事务,她都全力以赴,亲力亲为不假手他人。
如此郑重其事地掌控演出前的每项前置作业,虽让张春梅感到安心,但相对地也加重了她自身的负荷。
但这并不是造成她心里压力来源的重要原因。
新剧团成立首度演出的水准,能否呈现传统歌仔戏精致优美的美学层级?这次的演出成果是否能为艺文界所肯定?媒体对它的评价又如何?而同行业界又是如何看待与评论这次新剧团的表现?˙˙˙˙诸如此类尚未能知晓,有关新剧团演出後的评议等问题,将是影响未来新剧团能否永续经营发展的关键。
这也是让她始终纠结於心,无法释怀的压力。
张春梅长长呼出气息,平缓心境,她决定暂时先将压在心头的烦心事情丢一旁。
五楼阳台风大,张春梅深惕薄寒晨风会伤及嗓子,於是转身进入客厅里,她蹲在靠墙的长型矮柜前,将收音机转扭大声。
(英台白)梁兄随我来啊
(英台词)天清气和 百花正当开
英台好兴致 邀请梁哥游玩花园内
(山伯词)非常感谢 贤弟的邀请
山伯也有意 与弟逗阵欣赏好景致
(合词)兄弟双人徘徊花径上
煖阳斜照 翠绿枝桠浮影摇动
(合白)这小路旁啊
(英台词)茉莉花欉一整排 幼秀清香小花蕊 人人都喜爱
(山伯白)英台 你看那边树篱下 也有
(英台白)也有什麽
(山伯词)锦葵花一簇簇 亭亭玉立展娇颜 引我心生怜惜
(英台白)梁兄 你过来看 这一朵花花梗细长 颜色鲜丽 煞是好看 不知是什麽花
(山伯白)你是指这朵吗 它啊
(山伯词)花姿婀娜动人 是粉红的虞美人
(山伯白)咿 何处飘来阵阵香气
(英台白)这香味挺舒服 啊 原来是它
(英台词)散发淡雅芳香 是艳黄的桂竹香
(合白)这满园中啊 千树百花争开遍 更有那许多
(合词)缤纷绣球花倒吊新枝 柔风中摇曳 好似欢喜迎春天
(幕後词)绿荫渐浓 呖呖莺声啼啭 春光无限烂漫 美好春光牵惹情思 情意缠绵难了
(英台词)暗中偷看梁哥伊 生作缘投好品貌 英台喜爱在心内 只是此事口难开
(山伯白)贤弟 你一直往我这边瞧 是我脸上有什麽不对劲吗
(英台白)啊 我那有一直看着你 我只是好奇 梁兄观赏过这一片花园景观後 感受如何
(山伯白)这座花园里花种品色繁多 衬托着远山近水的背景 景色赏心悦目十分宜人 只是 有些可惜了
(英台白)什麽事可惜了
(山伯白)虽然眼前一片花团锦簇 非常美观 但在此锦绣花海中 却独缺白牡丹芳踪 不免有些美中不足
(英台白)原来梁兄你喜欢牡丹花 这事倒好办 我们祝家庄开春时节 牡丹花盛景远近驰名 你若想赏花 可以来我家作客啊
(山伯白)贤弟真是爱讲笑了 从书院到祝家庄路途遥远 一趟来回舟车劳顿 愚兄怎麽可能单单为了欣赏牡丹花 而到你家作客呢
祝英台闻言私下暗忖 她虽与梁山伯同窗 但对方显然至今不曾怀疑过自己的身分 这事让她感到既安慰又焦急 安慰的是 她没有违背与父命约法三章之约 而心急的是 如果不让梁山伯明白自己的心意 又将如何促成这段天赐良缘呢
(英台白)有了 不如给他一些暗示吧 梁兄你来看 (词)娉婷可人儿 悄立粉墙边 兰花指烘托红腮面 (白)敢问梁兄一声 (词)英台的容颜与那遍地春花 何者更娇艳
(山伯见状十分讶异白)阮贤弟站在那墙旁 好像一个姑娘般地展露无比娇羞情态 这是怎麽回事呢 贤弟啊 你忽然变得十足的女儿态 这不太好吧
(英台不理会梁山伯的质疑 仍开口白)有句话说 今日春来 明朝花谢 花既无百日红 人就应当珍惜青春时 所以英台只想奉劝梁兄一件事 牡丹花盛开时 你就该 (词)有花堪折直需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祝英台娇态可掬朝梁山伯回眸一笑後 如迎风荷叶般地颤袅袅往前走去
(山伯白)这就奇怪了 阮贤弟今日不过来游逛一趟花园而已 怎麽会突然变成另一种形款(指模样) 这可怎麽好 贤弟啊 你别走得那麽快 等等愚兄
这是几年前,张春梅为了能替老剧团时期留下珍贵的演出剧目资料,特地与春芳一起所灌录的cd。
张春梅脑海里,至今依然清晰烙印着她与妹妹春芳、首次联袂登台演出时的情景。
那年春芳学校刚毕业,年仅十六岁的她初次登台,扮相虽犹带几分稚嫩,但台风沉稳,进退扬止之间,颇见大将之风;当[山明水秀风光美]的清亮歌声在幕後扬起,张春芳迅速转出登场门,轻巧展开折扇亮相时,她那玉树临风、一派风流潇洒的模样,立即赢得台下无数女性观众的掌声。
张春梅犹记得就读小学时,相较於其它尚处在天真,终日玩乐的学龄阶段的同学们,她与妹妹显得较为辛劳;被剥夺睡眠与游乐时间的她们,经常黎明即被唤醒开始练早功的课程。
张春梅的父母亲长年带领自家剧团、奔波於全省各地庙会祝演行程中。身兼团长与团员的她们,并无法兼顾於儿女学戏的教程,她与妹妹的学戏之路全仰赖祖父母细心的教导,与严格的训练。
天才蒙蒙亮的清晨,祖父母带着她与妹妹在窗棂下压腿拉筋,挪开矮桌及坐垫後,在六席榻榻米的客厅里下腰、翻滚跌扑,小姐妹俩跟随在祖母身後,轻盈转换云手地走圆场、勤练脚步,天气许可的情况下,她们选择在住家附近的宽敞草地上,紮靠地弄刀耍枪学习武艺˙˙˙˙
而客厅壁上的那面竖长大镜子前,是她与妹妹听从祖父母指导,不时对镜调整行走姿态、手势角度,和修饰各种身段的场所。
举凡有关剧艺上必备的基本功,无一不是在祖父母监督与教习下逐步完成。
张春梅与妹妹练完早功後,进入浴室里洗手脸,一边等候前往空旷处演练乐器的大哥回来。一家用完早膳,大哥骑着脚踏车到离家稍远的学校上课,而她和春芳也跟着背起书包提着饭盒,走路到附近小学赶赴早自习。
张春梅举目望向镶嵌在大铝框内,那幅即将上演的新剧海报---敷抹浓艳戏妆的春芳和林芸深情脉脉地互相凝望的脸部特写,而下方则是她两人羽化为蝴蝶时,翩然起舞的曼妙舞姿。
想起林芸令张春梅既欢喜又心疼。
第一次见到林芸,是三年多前,梅芳剧坊对外招聘旦角教师,由张宗成陪同来办公室应徵时。张春梅从侄子阿成口中得知林芸是知名剧校毕业,传统戏曲科系的优秀生。
林芸眉目清秀、端庄闲雅,头次见面张春梅便对她留下好印象。
在和林芸闲谈中,张春梅发现林芸对於歌仔戏的概念和自己的想法颇为契合,虽是如此,心里仍有几分顾虑:这麽年轻的女孩,能有多大的能耐足以胜任教师一职。年轻一辈的演员谈起传统戏曲的理论时,可以把演剧艺术讲述的头头是道,但属於个人的舞台技艺,却未必值得一顾。
张宗成很快理解张春梅心中的疑虑,立刻从教室取来一方罗帕塞进林芸手中,示意她当场献艺。
於是林芸表演了一段陈三五娘中留伞的折子戏。
林芸灵巧地甩起綉帕,袅袅移步环绕於陈三身边,想方设法地劝解陈三继续留下来˙˙˙˙
林芸将剧中益春娇俏含羞为自己求婚时,又不失遵守ㄚ嬛本分的性情表达得入木三分,而她的身段细腻柔美,亦有可观之处,同为专业人士的张春梅很快便看出,这是林芸下过苦功磨练出来的剧艺。
张观赏完毕後,心中欢喜,於是又点了两段苦旦(青衣)的唱功戏考验林芸,林芸也以平日所学应付得宜。
从此,张春梅将林芸视若一块瑰宝,她在林芸身上彷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学戏认真,对歌仔戏这门艺术有抱负,也有企图,同时面对目前艰难的歌仔戏演出环境,一样不肯不服输。
往後很长的一段日子里,张春梅心思一直绕着林芸转,一个尘封已久的念头再度浮上她心头。
张春梅从小在戏班里成长,大半生穿梭於野棚舞台的表演中度过,对歌仔戏她有着一分极为深厚的感情。
当年由於诸多现实因素,迫使老剧团走向解散命运,但在张春梅心中始终抱持一个信念,无论未来歌仔戏演出环境如何演变,她一定要重返此剧艺舞台展现平生所学。
这些年过去了,她对此信念的热忱一直没有改变,而现在机会来了,林芸正是让她实现这个想望的最佳人选。
老剧团解散後,张春梅以自身所拥有的歌仔戏表演经验为号召,开设一家学习剧坊,教授喜爱歌仔戏的同好为业。梅芳剧坊一直在平淡中营运,每逢开新班招生前夕,必需动员剧坊里的全体员工,四处走街访巷做宣传,并依靠人脉介绍学生,才能勉强开设熟龄以上、青年学生及儿童三班齐全的课程,让剧坊继续维持正常运作。
张春梅可以明显感受到歌仔戏的观众逐年在减少,它已不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娱兴节目,年轻人更乐於接受具有现代科技、声光娱乐效果的商业演出,举凡电影、电视、电玩、网路˙˙˙˙等,都是他们更喜爱的选择,曾经是文化史风华绝代的戏曲已如昨日黄花,很难再创新一轮的局面,而在此歌仔戏市场逐年萎缩的当下,创立新剧团参与仅有的庙会竞争市场,会不会成为一场永远见不到开花结果的豪赌?
这个议题在张春梅所主持招开的几次家族会议里,引起诸多争议,最後终於在有人赞成,有人反对的争嚷中有了结论。不久,他们在梅芳剧坊的门柱上竖起新剧团的招牌,同时对外招募年轻的歌仔戏团员。
张春梅坐回餐桌前,刚从房内出来的黄百祥瞧了一眼桌上帐目本问道:
[你刚刚核计的结果怎样?]
[去年好不容易才增加的盈余,恐怕得全部挪出来使用了。]
梅芳剧坊自从开始营运以来,绩效平平,收支始终维持在一般性的水平,直到去年张春梅在朋友的建议下,又开设了平日与假日的两班儿童民族舞蹈才艺班後,才使得剧坊的收入略见起色。
夫妻两人沉默下来,他们两人心底都明白新剧团的这次演出,如果不能获得观众与媒体的正向回响,从剧坊所挪出来使用的这笔支出将很难再弥补回去。
[那就只好拿出来使用吧,反正等梅芳歌仔戏团接到新的演出邀请时,这笔费用很快就可以再赚回来。]黄百祥安慰着。
[但愿如此。]
[对了,]黄百祥忽想起一事,对着她的妻子说道:
[前些天,我和小玫、小琪几个年轻人一块聊天时,小琪曾提到应该取消人物出场时的亮相动作。]
张春梅闻言,讶异问着:[她怎麽会这样想呢?]
[小琪是认为歌仔戏中的亮相,只是让上场人物在台上静止不动地站立一下,既没有对话,也没有肢体上的演出,完全不具任何交待所演出剧情的作用,既然如此,把它取消也没什麽不可以。]
[我看年轻人都受到电视歌仔戏影响,才会以为舞台上的亮相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小动作,其实未必是他们所想像的那样简单。]张春梅以颇不以为然的语气回答着。
[哦,我对亮相一事也有几分困惑,各类戏曲通常会在人物初登场时来个亮相,这样做究竟有什麽目的?]
[人物初登场时会在出场门停止不动是为了让观众看清楚他的妆扮。]张春梅解释着。
[看清楚他的妆扮?]
[是啊,这个举动等同剧中人物自我介绍方式之一(通常接着会有一小段人物自我介绍的口白或念诗),你想想看,每个人的身家背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他们的穿着打扮会一样吗?]
[当然不会一样。]
[因为传统戏曲十分讲究每位剧中人物的造形与妆扮,藉由这种刻意塑造得来的人物扮相,可以适切地向观众交待清楚这位剧中人物的生活背景:他在经济上是贫穷?是富贵?还是一般人家?他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是文士儒生?是武夫猛将?还是贩夫走卒一类的阶层?乃至他个人的性情又如何?˙˙˙˙等等有关剧中人物的个人的讯息,都能在短短静立的几秒间让台下观众先有个大概的了解。]
[原来如此,可是阿梅,这种伫立不动的举动可不一定是在人物初登场时才有,也有的是演完戏准备要下场前才出现,那它又代表什麽意思?]
[如果是剧中人物即将离开舞台时,面向下场门静立不动,那纯粹只是告知观众,这场戏到此告一个段落,这种情况有点类似竹子生长是一节一节连接地往上伸展,而戏曲的情节敷演也是藉用一个段落一个段落不断往前推进,直到整出戏结束为止。所以在每场戏结束前剧中人物通常会利用暗示方式传达讯息给观看者,好让他们理解此段落已演完,新段落即将登场。]张春梅说着。
黄百祥想了一下,觉得如此解读十分正确,但他仍有疑问,於是忍不住问道:
[那如果˙˙˙˙]他的问题还没说出,便被一阵电话铃声给打断。张春梅走向窗前从木柜上接起电话,她对着话筒聊了几句後道谢着,她按掉电话後,拨出一个号码,并静静等待线上回应。
[阿芳]张春梅说:[刚刚蔡老板来电他的布景片已经做好了,上午会送过来,你先到剧坊等,东西送来时,将尾款付给他,要记得跟他拿收据。]
[蔡老板大概几点到?]在另一端线上的张春芳问。
[他的送货车应该会在十点半到十一点间到达剧坊门口,你让小玫一块过去,我已经两天没见到她人了,挺想她的,要记得ㄟ。]
张春梅挂上电话後,喃喃说着走回餐桌前:[小玫最近不知怎麽回事,老爱往她阿姨那边跑,成天不见人影。]
张春梅微微愣着,黄百祥见状不放心问道:
[怎麽啦?有什麽不对劲吗?]
[我老觉得小玫最近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她到底怪在那里?]
[你最近忙着处理新剧团的事,一直没空陪她,她才会成天想往外跑,等过了这一阵子情况应该就会好转了吧。]张春梅没再回应,只反问:
[我们刚刚聊到那儿?]
[我方才是想问你,歌仔戏在演剧进行中,也是经常会出现剧中人随着锣鼓点,忽然完全不动的情形,尤其是在武打场面中最常见,这是怎麽解释?]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张春梅继续说道:[因为在戏中每位剧中人打从上场站在舞台上表演的那一刻起,他们彼此便不停以互动来敷演故事,在他们演出故事的过程中,经常随着剧情在整个舞台上四处游走移动。这演出时间一久,难免会让台下观众感到视觉疲乏,为了避免观看者精神逐渐散漫下来,於是便利用让剧中人短暂定住不动的方式来提振观衆精神,同时也可藉机延长他们足以容忍的观剧时间长度。]
黄百祥听完妻子精辟的见解,在心中细细思索玩味再三後,颇能体会其中奥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