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两位大师都盯着这座塔不说话,徐娇华虽然不懂,也忍不住打量起这座塔来,难道是这座塔有什么问题?
看着陈圆和周勤颜色沉郁,她忍不住开口了:“二位大师,是不是这座塔有什么不好的?呃,不管怎么样,奎光塔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能随便动啊。”
“不懂就不要乱说。”周勤硬邦邦地丢出一句话,他虽然留下来了,到底心里对自己和陈圆同时接了这活儿还是觉得有些不快的。
徐娇华被这句话说得有些尴尬,不由看向陈圆,希望他能够出来解围。毕竟接触了这么多次,早就发现了这位陈大师的性格应该是非常温和的。
可惜的是,陈圆也忙着看这座塔,根本就没注意到她在想什么。他和周勤围着这座塔看了半天,望天看地,还不时左右张望,看起来非常像是没事干的闲人,不过,这两位神色却很认真,不至于被人误会。而奎光塔所在的公园里的人,有的把周勤给认出来了,知道他们在做正事,也不敢上前搭话,就在旁边好奇地看着。
半晌,陈圆舒了一口气,他转过头看向周勤说:“周先生怎么看?”
“好厉害。”周勤没头没尾地回答,然后又添上一句:“也不知当时是哪一位大师指点修筑了这座塔,当真令我自愧不如。”
“呵呵。”陈圆浅笑,“原本水龙自山川而出,由一数分,虽有山水龙脉,也会冲淡此地气运,却偏偏有了这座塔。此地原本就是灵气汇聚之地,又有一塔镇之,将四散的气运都归拢起来。能够人杰地灵,须得靠这塔数分。”
周勤听着陈圆这么说,点点头,“陈先生说的是,加上此地地面平坦,应了一个‘稳’字,更加加强了这座塔的作用。不过单单平地一座塔,怕是还不足以达到极佳的情况。应该还有相呼应的建筑才对,少说也当是双星。可惜,玉垒市给的资料里面居然只有地形图之类,这些建筑居然都没提。”他说着,眼神就瞟到了徐娇华身上。
徐娇华着实有些尴尬,她毕竟是外行人,怎么会明白这座塔有多重要?更况且,她随秦醉上任还没多久呢,对当地的一些情况也清楚不到哪儿去。
陈圆这时候却出口化解尴尬了,“好啦,周先生。毕竟我们是懂行的,不懂行的自然不明白其中问题。”他转过头,就问徐娇华:“这座塔本身应该是镇文气的,玉垒市还有什么别的建筑,和文魁文曲有关吗?嗯,既然奎光塔是平地起塔,那么对应的那一座应当是借山峰之高,更上一层楼才对。如此呼应才是最好的格局。”这是要找和奎光塔对应的建筑了。
“呃——”徐娇华语塞,她只知道玉垒市的著名景点一些资料,直接要让她说这里有什么对应的建筑,她还弄不怎么清楚。
这时候,旁边会看眼色的工作人员立刻出来为书记夫人圆场了:“有的,有一条文庙街和一座魁星塔。基本和这座奎光塔是穿过市区相望的格局。”却是因为对着两位大师,用词都变得咬文嚼字起来,说着格局。
这句话一出,陈圆和周勤立刻对视一眼,果然如他们想的一样。
奎光塔是宏扬文运的塔,却承担了一些为玉垒市镇压气运的作用,而单独一座塔,想要使得文运昌隆恐怕不大现实,也就是说,必然有相对应的另外的建筑。刚才那个工作人员,提到的文庙街还好,各地都有文庙街,而魁星塔这种同样镇压文运,称颂文魁的,则有着特别的作用。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说的“穿过市区相望”,遥相呼应,气脉相连,其作用就是一加一大于二了。
“我们去看看文魁塔。”几乎是同时,周勤和陈圆这么说。
两位大师意见相同,那么二话不说,向文魁塔而去。
而奎光塔公园的一群人,听陈圆和周勤讲了这么多,早就明白这二位是什么人了。这不是西蜀省最著名的两位大师吗?陈圆和周勤啊!他们居然到了玉垒市,看样子还是要看大风水的?这么大一个八卦要赶快去告诉别人才行。
魁星塔建立在玉垒山山系起始处,整个山峦的走势是从此向西北方延伸的,魁星塔就处于处的一个小山峰的顶端,换个说法就是,它压在龙头或者龙角之上。对比着山脉地形图,陈圆基本可以确定,这座魁星塔是镇着一整条山系龙脉的气运,借气运滋养整个玉垒室的。
然而,对比刚才好歹是文物保护单位的奎光塔,魁星塔则显得要破败许多,明显并不受到太大的重视。
“这座魁星塔,不算是文物保护单位吗?”陈圆打量着魁星塔,不由问。
徐娇华现在也知道自己对这些不是很了解,也不胡乱插话了,直接看向旁边的工作人员等着对方回答。
那人倒是油滑,一看就是之前对这些有过了解的人,当即就说了:“并不是魁星塔不被保护,只是魁星塔和其他一连串的建筑都是属于都江堰景区的,而之前奎光塔是孤立的。因为整个景区有太多文物保护单位,养护的话也要分轻重,所以说魁星塔比较被忽视了。”
这么一说,倒还说得过去,只是周勤当即感兴趣起来:“你是说,还有其他建筑?”
“嗯,我们现在所在的景区附近的古建筑非常多。景区外面的那一座南桥,景区内的伏龙观,禹王宫,二王庙,秦堰楼。还有属于水利工程体系中间的飞沙堰,安澜索桥,金刚堤,鱼嘴。这些都是需要景区维护的,魁星塔被忽视其实也是不得已的。”
陈圆立刻注意到了一个词:“伏龙观?”
“啊,这个怎么说呢。”那人想了想,方才说:“都江堰是先秦时期郡守李冰和他儿子带领人民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主要的手段是利用水流本身的力量分流水流使得流速减缓,同时又可以将沙石冲走。这个工程调整的是先秦时期时常发大水淹没成都城的岷江。所以一直以来都有个说法,岷江是一条孽龙,等到李冰父子将岷江治理好之后,民间就说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