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茶盏,里面盛得是温热白开水。永和帝在病中,饮白开水最好。以得有其它的味儿,冲撞了药性。
此时。
父子二人是难得的静静相处。
“父皇,可饿了。”
“儿子让人传来膳食?”朱高熙又是寻问了话。
“暂时没胃口。”
永和帝这些天喝多了药汤,是真没喂口食什么饭的。偶尔吃了些,便是硬撑着的。朱高熙这时候,只能陪父皇永和帝说说话了。
说着说着。
永和帝就讲了决定,道:“班师回朝。”
“朕决定回京城,由你安排记驾之事。”永和帝对嫡长子吩咐了话道。
“可您身体还没调养好……”朱高熙劝了话,道:“儿子陪父皇在此先调养一段日子,待父皇您的病情减轻些,再让御驾南归燕京城,可行否?”
问这话时,朱高熙是挺小心的。
他怕,他说错了,惹恼了君父永和帝。
当然,朱高熙说这话是听进去了太医之语的原由。毕竟,目前永和帝正是病情严重呢,这时候乘马车回燕京城,这不是让永和帝遭罪受吗?
调养的身体好一些,再是让康复些的帝王南归燕京城,那样的话,对帝王的身体是大大的利好。
永和帝当然听出来了,长子的真心关切。而且,这中间长子没私心,永和帝这位帝王更是瞧个明白。
因为如此,永和帝心里挺舒坦的。哪个当爹的,瞧着儿子孝顺,心里都是特觉得窝心啊。
“既然是你的好意。”永和帝想一想,同意了,道:“那就是暂时缓了回燕京城的事儿。”
永和帝是一个乐于听了善意见解的人。
第313章
朱高熙听得他父皇的那和善态度,莫名的有点暖心。
事实上,这生病时候的永和帝看待嫡长子的眼神,嗯,倒真是有些心情舒坦的。那等舒坦,许是在这一刻真觉得有个孝顺儿子继承家业算是一种人生的圆满。
这算不算觉得后继有人,不愧祖宗先辈呢?
永和十四年。
八月中旬。
永和帝的病情已经调养的好了一些。
这时候,御驾准备南归了。
就是御驾刚刚起程之后的次日,一封燕京城的家书寄来。朱高熙翻看家书看了后,有些迟疑了。
这消息是告知父皇呢?
还是不告知父皇呢?
最后无论出于儿子的本份,还是臣子的本份,朱高熙觉得他都不能隐瞒了。因为,帝王生性多疑的。
有时候的好心,可能办坏事啊。
朱高熙在永和帝这位君父面前,一直本着的就是真诚之心对待。
这也许不是聪明的法子,却是一个儿子在父亲面前,在君父面前的坦坦荡荡。至少,不容易范了原则上的错误。
御撵之上。
父子而人皆座着。
小内侍在煮茶。
瞧着有些闲情雅致的感觉。等待饮了小杯的茶水后。朱高熙把家书递到了君父的面前,态度甚是恭敬。
永和帝这些日子病了,所以,就是暂时停下了料理政事。
一切托给皇太子在打理。
当然,这暗中给皇太孙当帮手的人里,自然有永和帝的心腹。
永和帝这时候接过了儿子递上来的家书。他脸上还带着笑意,说道:“宫里的来信?说的什么消息。”
永和帝态度挺随意,抽出信纸,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永和帝就是眼神一凝,然后,他是心口有些不舒坦。这时候,帝王捂了胸口,似乎是有些难受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