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暴明 > 第十章 保罗

第十章 保罗

疍民们奋力挣扎,无奈巡丁们如狼似虎,很快便被扒了个jing光。

只见大汉和另外一名疍民露出整背的刺青,右手边刺青的内容是鲮鱼跳龙门鲮鱼在追逐太阳,左手到背后整个黥龙刺青穿云拔雾栩栩如生大气磅礴。一时间船仓中的众人都看呆了。“果然是鱼龙刺青!”

朱浩留意一下,原来在大汉和另外一名疍民在肩胛骨的位子上,有罗马文的刺青。

疍民多生活在水网地带,“陆事寡而水事众”,短发既可减弱泅水阻力,又可避免水草纠缠。

而文身一则可以向鱼龙示以同类或同代,求得鱼龙的谅解与宽恕,“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另外又可从鱼龙图腾中汲取力量,鼓起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勇气。在身体上黥龙或蛇等花纹,反映了他们的图腾崇拜。

而古书《广东新语》说:诸蛋以艇为家,是曰蛋家。……昔时称为龙户者,以其入水辄绣面纹身,以象蛟龙之子,行水中三四十里,不遭物害。今止名曰獭家,女为獭而男为龙,以其皆非人类也。这里说的蛋家,便是指疍民。

得到答案,朱浩便道:“放开他们,让他们把衣服穿上。”几名疍民刚穿好衣服,搞不明白这俊美的小大人要干嘛。

明朝时期疍民视为“贱民”。

历代疍民所受的压迫与歧视十分深重,他们不能上岸定居,无受教育机会,不能参加科举考试;陆上居民不与他们通婚,称其为“疍家佬”、“后船仔”等;疍民上岸不准穿新衣,要低头靠路边走。尽管这些歧视并非政府明文规定,但历代政府也没有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来消除这些歧视。

明朝对疍民族群严加管制。“编户立长,属河泊所,供鱼课”这种刚性规定,使得以海为生的疍民群体进入了社会最底层。然而该时段内的广东的疍民,基本脱离了贱民身份,向编户齐民下的渔民转变。

罗马文!

朱浩看过鱼龙刺青知道这里的疍民信奉天主教,欧美天主教传教士将疍民作为重要宣教对象,还为传教而学习广东话。

天主教会通过保教权庇护在传统社会中备受歧视的疍民教徒,帮助信教的疍民上岸居住、免受欺凌,并开办教会学校向疍民普及教育,使得天主教在疍民中的影响不断扩大,教徒人数骤增。

“你们的传教之人何在?”朱浩莫名其妙冒出这么一句。

吓得独臂祖群差点从椅子上出溜到地上,“什么,传教,是弘阳教、大乘教还是白莲教。”

“是天主教,”朱浩一边回答问大汉。

“你的姓名,对了,你的教名是……”

大汉给朱浩折腾的蔫了,有气无力的答道:“姓孟,我的教名是阿普里尔神父起的,保罗。”

朱浩正端起茶喝着,一听“保罗”这个字眼,“噗,”的一声茶水喷的大汉一身,原来崇祯教名也是天保罗。

朱浩一想起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好好的干嘛信教!还信的是番鬼教,这不闹的玩吗?

大明的国家机器运作就是靠儒家道家的道德价值理念和运用道德法律来监督国家运作的。可以说大明帝国是全世界最早的法治国家,这个法治就是来自儒家道家文化里的道德价值理念,法律就是道德法律,大明帝国的官僚制度是最优秀的制度,皇帝上不上朝实际上是一个样。

大明朝优秀的制度就是在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大明之后改变的,受到西方天主教的耶稣基督价值观、思想观的冲击,朝中的大臣跟传教士打的火热,天主教的垃圾道德价值慢慢腐蚀官员的灵魂。

基督徒是不拜孔子,不烧香,不祭祖,当然也不会有祖训之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侯府嫡女重生手札暴走剑神我在末日有基地三国之天书系统牧师难当带着系统玩转武侠嫡贵小白花重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