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起步比美国稍晚一点,但是英国的工业基础却比这个时空的美国强出一截,而西奥多·罗斯福能够预见得到的前景,工业资本家出身的老张伯伦自然更有可能预见得到而予以重视。因此英国的飞机制造工业很快就后来居上了,1909年美国人才开始想到可以利用飞机来进行轰炸之后没过多久,世界上第一款专门设计的轰炸机便在英国完成了首飞......
1909年联军的惨败让这种轰炸机更快地列装部队,由于北线战场开阔的地形,那里的苏俄红军最先吃到了苦头,在世界上第一支轰炸机部队的狂轰滥炸下,自从加入红军以来未尝败绩的骑兵天才布琼尼终于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反倒是伏龙芝的彼得格勒方面更快地适应了这一变化成为苏俄红军当中最值得信赖的部队,轻步兵适应性最强的优势也由此再次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技术兵种则无不对来自天上的威胁深深畏惧。
汽车和飞机的大量应用深刻地改变了战争形态,不过因为新技术而获益的也并不仅仅是联军一方,现在的苏俄虽然没有西方列强那么先进的科技水平与雄厚的工业基础,但是斯拉夫人在系统工程学上出类拔萃的天赋却使得他们经常能够设计出一些科技含量不高却非常实用的武器,配合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在战场上发挥出超乎想象的巨大作用。
由于战争的刺激,再加上从中国学到的对于重点技术集中大量科技人员协作攻关的特殊方法,苏维埃俄国在这个世界上抢先发明出了对战斗机来说至关重要的机枪射击协调器(这并不是什么很难的发明,历史上是多位工程师在相差不太远的时间点上各自独立地完成了这项发明,其中有两位是俄国人,只是沙俄工业基础薄弱,沙皇政府的行政效率又低得可怕,没能像德国那样迅速转化成产品影响战局罢了。),有了这一神器,哪怕苏俄战机的飞行性能不如联军,在空战中也能将其打得满地找牙。
除了战斗机,苏俄工程师还绞尽脑汁,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载弹量最大的轰炸机,尽管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这款战机的其他性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速度慢、灵活性也差,生存能力几乎为零,但在专用高射炮尚未发明、而制空权又被红军战机牢牢掌握的状况下,它们却充分地扬长避短,对联军一方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注1:这里说明一下,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西方国家生产的,而中国虽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技术,但却始终都没有大量生产。这是因为李晖认为,在国内受教育人口仍然不足的状况下,暂时还是将重点放在铁路和水运上比较好,因为同样数量的工业化人口从事这两个行业所能产生的运力要远比公路交通大得多。还有一点则是,再过几年李晖就可以开始研究最后一级的系统科技了,到时候直接一步到位、大量生产具有历史上1935年时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可以避免很多浪费。反正目前中国的工业和大中城市仍然是集中在沿海沿江沿(铁)路地区,在此之外基本没有工业和较大的城市,汽车的价值远没有正常国家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