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明治维新几十年来的神化宣传,明治天皇的权威已经大为增强,再加上那些有过拥立之功的真正元勋均已离世,现在的睦仁在日本国内已经是一言九鼎的真正君王,权力远比一般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君主大得多。虽然明治很有自知之明,轻易不会发出诏令,但就算是伊藤博文、山县有朋这样的大人物的位置,他也可以一言而决。这也就是说,伊藤博文只要能够说服睦仁,就有极大的把握将山县有朋赶下台。
不过伊藤博文知道明治念旧,自己也还没有非要置山县于死地的想法,因此并没有落井下石,只是就事论事地叙说着日本现在的困境,并未对山县有朋大肆攻击,这让睦仁心中一宽,启用伊藤的想法不觉又坚定了几分。但是对于伊藤博文的“危言耸听”,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只见他眉头一挑,微怒道,“第三师团成仁令朕十分痛惜,但伊藤卿以此认定皇国有亡国之危,也未免太杞人忧天了。皇国还有六个师团,举国动员之后兵力还能再扩增至少一倍,就算是与英国米国为敌也足以自保,何况是中国?”
“英国米国的确没有灭亡皇国的能力,但中国却不一样,因为英米远,而中国近,英国在东亚顶多也就能够投入三五万地面部队,米国就更是不值一提,而中国的话,运送几十万大军登陆日本,也没有任何难度。”,伊藤博文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睦仁话中的谬误,“当然,中国jūn_duì肯定也会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可能很快救下这个决心。所以我们才要尽快主动求和,否则战事迁延下去,中国新政府难免会觉得长痛不如短痛而下定决心,那时可就真的危险了!”
“卿言甚是,但现在皇国已经没有了任何谈判的筹码,如果再主动求和,中国政府的条件肯定会更加苛刻。”,睦仁也知道现在不是抬杠的时候,可是对于求和一事,他虽有心,却也犹疑。
胜海舟一直保持着沉默,但是听到这里他再也忍不住了,不等睦仁问话就主动发言道,“陛下,恕臣直言,正因为皇国已经没有了筹码,所以才更需要及早求和。现在中国正与英国交战,想来还不至于开出太过苛刻的条件,一旦他们打败了英国、腾出手来,提出的条件肯定会比现在苛刻得多啊!”
“中国人真的能够打败英国?不太可能吧?”,睦仁明显不信,也道出了他迟疑不定的另一个原因,“在中英交战的现状下,我们与中国议和固然可解燃眉之急,但却会大大得罪英国人,要是中国赢了还好,万一中国输了,皇国可就里外不是人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咬牙坚持下去,只要英国能够反败为胜,那么皇国在这场战争中失去的,都能加倍地获得补偿。”
“中日两国同文同种、自古就是兄弟之邦,正该携手对抗英米鬼畜,怎么能帮着外人来对付自己的兄弟呢?”,胜海舟再次抛出了自己一贯的观点,不过看到明治那张瞬间黑下来的脸,他只能暗叹一声更改说词,既然睦仁不重义理,就只能从利害的角度来劝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