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就算这款火炮用的是弹重仅有108公斤的轻弹,就算将炮弹单次爆炸威力对毁伤能力的影响也计算进去,其火力之强也远在加里波第级装巡的原型之上。
而且李晖还采用了完善的装甲炮塔,使得“1898式10mm速射炮”射速惊人的优势在实战中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差距就更大了......
虽然原型已很优秀,但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李晖还是参考了一些法国舰炮的先进设计实施了优化,让“1898式10mm速射炮”的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炮弹重量由108公斤猛增到18公斤(注1)、而舰炮射速却并没有明显的下降,仅此一就令这款火炮的综合性能提升了五成以上,这还没算上精度、射程与可靠性的增幅。
不过严格来,真正让这款舰炮在本时空成为世界海军史上一代神炮的,还是与历史上大相径庭的表现舞台......
历史上,“1898式10mm速射炮”虽然定型很早,却直到十几年后的一战期间才开始用于实战。
由于这十几年里军舰测距与火控技术的完善成熟和广泛应用,当时舰炮的主要交战距离已经远在万米之外,在这样的远距离炮击中,由于火控系统需要反复校正数据,舰炮最快也只能打出几十秒一发的实际射速,该炮本身射速奇快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而其弹重仅有108公斤、存速能力较差(这会导致远距离攻击的精度和穿深不足)的弱却被明显放大,再加上此时其他列强研制的同口径速射炮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该炮性能的优势已经远不像其刚刚问世时那么大了,结果在数次海战中并未能够体现出令人震惊的威力。
而现在才是甲午战争期间,火控系统还未应用到军舰上,主要交战距离不过两三千米,日本所购军舰上的速射炮还都是较早的型号,该炮射速奇高的优势因而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时,由于被帽穿甲弹尚未发明,普通的穿甲爆破弹对于新式的表面硬化装甲效果奇差,爆破弹洗甲板成为了舰炮最有效的攻击方式,而大口径舰炮的射速暂时还没有出现质的飞跃,多也就分钟1发。
在这种情况下,“1898式10mm速射炮”的火力优势是无以伦比的,就算是战列舰的主炮也无法与之相比。
考虑到目前世界上的前无畏战列舰大都只有前后各两门主炮,首尾对敌时更是只能发挥出一半的火力,实际上远远不如以菱形布局而能六炮齐射的“1898式10mm速射炮”,新舰的主炮火力之强可想而知......
注1:原型108公斤的弹重比当时其他国家所用的0mm炮弹都轻得多,这已经不是正常范围内的轻弹了,而是在整体设计水平不足的前提下为了追求其他性能而作的牺牲,就算是打爆破弹,威力也不如同口径的其他火炮。也正因为这样,李晖设法增加了弹重之后,该炮的威力随之明显提升,无论使用什么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