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她耿耿于怀,不能当面讲吗,这个胆小鬼!
后来酒吧遇到那男人的朋友,她忿忿说起,以为她是整个世界中,被男人以最恶毒的方式宣告分手的倒霉女子。不料这群男人丝毫不以为然:你们女人说得那么大方,真要当面讲,还不被骂得狗血淋头?万一又哭又闹又上吊怎么办?她才发现,男人绝不相信女人可以和平分手。对于感情,男人要懦弱得多。逃避、闪人、消失不见,不是女人的专用手段,男人更需要。
任何一个表现过正义、责任感、孝顺、正直等种种优秀品质的男子,都不意味着他们在选择分手时可以完备道德感。往往糟糕的是,他们反而认为逃避是最好的方式。是的,连最后一个发泄的机会也不给你。
其实,甩的出巴掌、泼的出开水的女子又有几个?所以什么方式根本没所谓。既然这个男人已经决定退场,你何苦还哀伤那下台的姿势是不是你所中意的?
这点懦弱,在移情别恋时表现更为明显。当时当刻,有人给了温暖,有人给了支持,有人给了帮助,于是家里那个给予过温暖、支持、帮助的女人就出局了。
爱情往往是这样,初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是特别的,什么都看着像注定,苦的也甜蜜,下雨也是喜雨,旁人最好只锦上添花即可。等到了尾声,特别都没了,注定也溜走了,所有的运气都不见了。原来,他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原来,爱情的另辟蹊径都是假象。
恋爱中有两种女子。
一类是无时无刻不放松警惕,不忽视任何一个细小的苗头,并且坚持扼杀在萌芽状态。她们的爱情是圈养的,男人被拴着链子但永远有颗出门遛遛的心思。
另一类是进入恋爱状态后,雷达系统就全数瘫痪,看不到听不到,看到听到的第一直觉都是相信。她们的爱情是放养状态的,然后善良地相信对方的善良。可是,善解人意只在两情相悦时起效果,其余时候都是累赘。关心是累赘,交谈是累赘,所有习以为常的做法都是不够理解。
但是,你要因此而否定什么吗?
明天总会有可能下雨,难道淋过一次瓢泼大雨,你就永远不出门了吗?爱情、人生就像这天气一样。晴天雨天都是必经,一直都是晴天,一直都是雨天,都是灾难。风水总是轮流转的,能转到你这儿,就不要浪费机会。不是谁都有机会知道天空是真的可以玫瑰色,总还是要出门的。总有一天,真的连鬼都撞不到,也就老了吧。
爱情这东西,享受的时候一定要花两百分的精力去享受。这样,才够本。不过,更重要的是,人渣,遇一次就好了。
这世上仍有不惧死生的爱情
爱是唯一可以照透内心一切的阳光,爱是唯一可以喜悦到忽略一切疲惫的神奇。
在城市的二手书店,我买过一本名不见经传的书评集,书名叫《文字还能感人的时代》。如今已很难遇到这样有诚意的书名,放眼望去,那些功能性、蛊惑性、八卦悬疑的书名,透着浮躁盲从的气息。
不知道为什么,在电影院重温《泰坦尼克号》的时候,会突然想起这本书。大概是因为在看电影的时候,满剧场的人都出乎意料的平静,既没有抽泣声,也没有看到谁猛然掏纸巾,相反居然笑点不断,在那些尴尬出糗的情节点爆发出阵阵笑声。
为什么这部应该是从头悲伤到尾的爱情电影,重新放映时,竟然被发现还有笑点?我想,大概是因为,曾经打动过我们的死生爱情,在潜意识里已经被判定为“那是不可能再发生的事”。
这些年,怀抱着雄心的内地导演编辑们颓然发现,最难拍的原来是爱情片,最难写的原来是爱情片。
大家更需要看到英雄,而不是爱情。于是,所有大片中,爱情都沦为配角戏,不管是救世英雄,还是孤胆壮士,那些倾城倾国也不过是恰当时候的气氛点缀。
曾经沉湎爱情剧情的我们,已经很难再被那些画面和台词感动。曾经引发多少人哭湿了纸巾的琼瑶剧,因着“咆哮”过度,被拿来当成搞笑素材。
许多年前,令无数人泪奔的爱情片《泰坦尼克号》,如今在3d影院看来更像一部灾难片,我们被面临死亡之前闪烁的那些人性光辉打动,而不是死生都要在一起的男女主角。
在电影的最后,听完萝丝与杰克的故事之后,一心一意要寻找海洋之心的寻宝人说:“原来,我从来没有搞懂你,泰坦尼克。”那一刻,我在心里想起那本书,脑海里就浮现出这句话:“原来,这真的是个爱情已很难感人的时代。”
那些表达爱情即信仰的电影,一度票房不佳,只因全体沦落为煽情的俗片。那些杜拉拉,那些隐晦暧昧的小巷烟友,才是世俗爱情的升华版,更是世俗爱情的美好期望。因为爱情,可以生,可以死,大概是上辈子的事了吧。
迄今为止,我仍然会因为爱情落泪。不是因为泪点低,也不是因为天性脆弱,只是因为,它能抵达心底里最纯净的角落,无欲无求,像自然原生态的草原,没有污染过的碧绿景象。只有在看爱情电影的时候,那些单纯美好仿佛才能瞬间穿越,就像坐上哆啦a梦的时光机。
我相信,一个人为了生活、为了成功,的确可以放弃很多,可以透支身体,可以抛弃准则,可以藐视一切障碍,可以放弃那些令人软弱的负担。然而,他不能抛弃爱。爱是唯一可以照透内心一切的阳光,爱是唯一可以喜悦到忽略一切疲惫的神奇。
比我小很多的表妹说,她觉得男人永远只喜欢青春肉体,等到你不再泛着青春的光泽,他们就不会再爱你。这番话让我惊愕。在她那个年纪的时候,我们都不惜一切代价地拥抱爱情,唯恐与真爱失之交臂。如今的她们,因为懂得太早,因为将那些生理的、世俗的全盘接收,已然不再将那些光环赋予给爱情。
当文字很难再感人,当爱情很难再感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该何去何从,我很难想象。不管世界如何变换,不管为了更好存活在这世界上你如何卑躬屈膝地生活,我都希望,你的内心仍能为爱情歌唱。
我多么想告诉那些年轻的孩子们,只要你努力,有一天,你迟早会拥有你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房子,名车,名牌,都不过是有标价的东西。然而,如果你的内心,再也不相信爱,你永远不会再与幸福拥抱。或许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得到真爱的青睐,可是,你不可以不相信,这世界仍然有不惧死生的爱情,可以穿越黑暗与末世。
让爱情成为最好的锦上添花
女人的区别,不过是有人为自己而活,有人不能。
超过30岁仍未婚的女性,在日本称之为“败犬”。在本国超过30岁的单身女性被称之为“剩斗士”。“败犬”和“剩斗士”们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家中有焦急的父母亲朋,不仅天天电话催促,更是恨不得走街串巷询问别家是否有合适的对象介绍;生活中,时刻要面对别人怀疑你是否有性格缺陷,甚至是有难以启齿的隐情。
然而即便如此,顶着“剩女”名号的大龄女青年们,依然没那么容易放下傲娇立地成佛,而且这个群体俨然越来越声势壮大。这就是奇怪的地方:“剩女”之名没有吓跑坚定奔向“黄金圣斗士”的女人们,却倒是反而吓倒了一批年纪轻轻的姑娘们。
打开电视看看那些相亲节目,着急找到合适男人的,居然不是超过30岁的“剩女”们,而是那些刚刚20出头的年轻女孩,更有甚者大学都还没毕业就已经整日恐慌着未来成为“剩女”。
这种种奇怪的原因,早已不是“择偶太挑剔”所能够解释的了。时代已然变了,女性在经济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早已比十年前光彩得多。在每一个大城市的商务中心,有一大把可以不依靠男人就可以生活很滋润的女性。她们可以靠自己的努力买房买车,可以拿着自己的薪水买名牌,可以花着年终奖和闺蜜一起出国旅行;她们不再需要因为物质上全然依靠男性,就在精神上曲意求全。
这就是“剩女”群体日益壮大的真正原因。社会观念,并没有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甚至还停留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这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脚步。
不管是男性,还是男性的长辈们,他们所认为的适婚女性应该温柔、和善,愿意为家庭做出让步和牺牲,享受做家务,愿意生儿育女。
不管是女性,还是女性的长辈们,他们所认为的适婚男性都必须是强大的成熟男性、有经济能力、有稳定的职业、有更丰富的阅历。
在如此单一的婚恋观之下,那些不符合主流观念的人们,不管在现实生活中多么努力、多么才华横溢,却都注定不能成为婚姻里的“胜者”。
那些被剩下的“胜女”,正是这样的一群女性。她们在奋斗拼搏中,早已丢失了很多全然雌性的因素,丢掉了软弱和依赖,因为只有雌雄同体,甚至是更为的刚性,才能在生活中立足。可惜,这一切,并不为本国的大多数男性所中意。他们愿意和这样的女性成为默契之交,成为并肩作战的搭档,却断然不会娶她们为妻。
这些现实,女人们不是不知道的,可难道就因为此,就要放弃所有的努力,变成依附男人的娇弱藤草么?想想那些挑灯夜战拼业绩的夜晚,想想那些匆忙奔走的清晨,怎么甘心就放弃自己打下的那片天地,洗手做羹汤?到了这个年龄,既然已经挑剔了这么久,怎么能走回头路?
那么,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只能梦想着像电视剧里那样:突然遇到一个高大帅气的有为青年,谁也不爱,偏偏爱你不再年轻的面容,不再紧致的身体?牵着你的手,走过人山人海的非议,对你说非你不娶?
这样的剧情,在每一部关于“剩女”的偶像剧里,如出一辙。不管是台版《败犬女王》、韩版《达子的春天》,还是内地版的《胜女的代价》,最终都是皆大欢喜。可是这样的皆大欢喜却都是背离主流婚恋观的。
你能忍受你的终身伴侣年龄比你小?你能忍受你的真爱心智不如你成熟、甚至要依靠你来指引人生方向吗?你能忍受一起拖手去逛街,别人议论着你看起来有多像姐姐吗?
在那样的剧情里,左手是内心一直以为的完美结婚对象,右手是时时闯祸的年轻公子哥。如果是你,你真的有勇气舍弃完美对象,选择那个让你面对舆论非议的人吗?如果是你,站在那个年龄,是否还有勇气恋爱?是否能毫不畏惧地等着一个男人长大,面对一个未知的结局?
选择后者,那是编剧的选择,但未尝不是一个启示。
从“剩女”走向“胜女”,所要面对的最大压力并不是来自自己的优秀,而是你如何能够有一颗真正坚定的心去面对感情。那颗心,不为世俗偏见而变得胆小懦弱;那颗心,坦然面对自己,知晓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是让你衣食无忧的那个人,还是让你笑的那个人;那颗心,不是假装坚强,而是敢于爱,敢于选择自己爱的那个人,放下和丢开俗世的偏见。
我想,真正的“胜女”,她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敢于爱我所爱,不管单身、失恋还是已婚,依然相信爱情,相信自己能够幸福,相信自己手中握着幸福的能量,相信自己能笑到最后,得失成败皆是自己的“胜者”。
比如丁太杨千嬅,比如嫁给西班牙帅哥的梁咏琪,甚至是60岁高龄牵着二十几岁小男朋友出境的婚纱女王王薇薇 ——这个时代,娱乐时尚圈的“胜女”们,坦坦荡荡地握着自己的幸福,不再紧抱着高富帅的大腿不放,面对镜头亦都不再躲躲藏藏。
既然风里来雨里去都没有怕过谁,既然早已不属于乖乖的世俗女子,那何不干脆就扔掉那些旧裹脚布,过自己的生活?爱就在一起,不爱就分开,骑着自行车去看巴黎时装秀,谁人敢说单身的张曼玉不是一枚闪亮亮的“胜女”?
而真正的“剩女”,不在乎年龄、职业、外貌、身材,而是那颗心时时刻刻忐忑不安,害怕自己活得不够好,害怕被人耻笑,害怕被人欺,害怕被人抛弃,害怕成为真正孤独的“剩者”。
“剩女”这个名号吓倒的不是那些正走在“胜女”路上的熟女们,它吓倒的是很多不能独立自主的女性,让她们成为婚姻市场里的弱势群体。她们在亲人朋友的催促和恐吓下,放弃了自己的真心,草草选择一个条件合适的男人嫁了,就为了避免当“剩女”。你真的觉得这样,就能让自己变舒服吗?
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要有勇气对着那些无聊的人群说一句:“我剩不剩,关你什么事?”你越是在乎这个名号,越是处处受人冷眼,受人怜,越是好像因为大龄单身女就真的就抬不起头来做人了。
是时候过得足够光鲜亮丽,让那些违背心意活着的女人们发现:其实再坚持一下,也不会死。其实,女人的区别,不过是有人为自己而活,有人不能。
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里,有一句关于胜女的最好注解——
唐晶摇摇头,“子君,我到这种年龄还在挑丈夫,就不打算迁就了,这好比买钻石手表——你几时听见女人选钻石表时态度将就?”
我睁大了眼睛,“丈夫好比钻石表?”
唐笑说,“对我来说,丈夫简直就是钻石表——我现在什么都有,衣食住行自给自足;且不愁没有人陪,天天换个男伴都行,要嫁的话,自然嫁个理想的男人,断断不可以滥竽充数,最要紧带得出。”
但愿所有的女人,都不是因为无路可走才选择婚姻。但愿所有的女人,都不是因为无路可退才选择婚姻。但愿所有的女人,有一天,爱情既是雪中送炭的厚棉被,更是锦上添花的钻石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