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到一位穿狐皮大衣的女郎吗?”
她稍微迟疑了一下,摇摇头说:“我没看见。”
“你肯定能看见她,你再找一找。”催眠师提示她说。
她又引颈向前仔细地观望,然后激动地回答说:
“啊!我看见了,她从商场出来,走得很匆忙,看上去很慌张的样子。”
“后面有人跟踪她吗?”
她又向前放眼搜寻,说:
“有。一个戴大帽子的男人,帽子压得非常低。”
“那个人大概有多大?”
“应该有40多岁吧。”
“他脸上有什么明显的特征吗?”
“长方脸,眼角好像有个黑痣。”
“之后他做什么?”
“他走到女郎身边……”
被催眠的女子突然失声惊叫起来:“啊!就是他!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把那个女郎打死了!”
“然后那个男人往哪里跑了?”
“他用手压了压帽子,然后飞快地跑进商场里去,一直没有回头!”
这位女子在被催眠状态中回忆起她当时的所见所闻,提供了凶犯的相貌特征。警察局根据她提供的线索,抓获了凶犯。
妙问解疑:
上面列举的是用催眠术侦破凶杀案的实例。那位作为见证人的中年女子,对于亲眼目睹的事实却想不起它的经过,而被催眠之后,竟然能够详尽地叙述凶杀案的经过。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催眠师真的有常人不具备的特异功能?事实并非如此,催眠师只是运用了一种普通人并不熟知的问话方法,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在催眠学中叫做暗示法。
故事中的催眠师在问女子问题的时候,并没有直来直去地问,而是在迂回的引导中,让她回忆曾经发生的一切。催眠师的问题看上去普通,实际上非常有技巧。他的每个问题都有一个假设性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他想让女子确认的。在缓和的、毫无刺激性的对话氛围中,当事者顺着催眠师的暗示和引导一步步回忆起事件的经过,催眠术里独特的发问技巧才能发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