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候府,京城右通正。”
曾毅沉吟,嘴里轻声念叨着,别看右通正并非是通政司的首官,可是成了右通正,往上走的机会也就大了。
所以,只要是心有沟壑的官员,都知道该如何选择的。
“还是要在等等啊。”
过了许久,曾毅方才轻声嘀咕了一句,做出了决定,因为此时他并没有证据证明那如今的通政司右通正和此案有关。
无凭无据之下,仅凭猜测,就上奏弹劾一个通政司的右通正,这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就算是搬出来吏部的升迁有些不合规矩,那又如何?所谓凡事都有特例,若是没有证据,揪着这些个小事纠缠不休,只会让人笑话。
从曾毅这边出来,赵长春脸上仍旧带着喜意,他如今已经是彻底转危为安,而且还可能立功了。
这种情况下,对于赵长春而言,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赵长春并在朝中并没有什么后台背景的,和他关系不错的几个好友,虽然也是朝廷官员,可和他都差不多,也都是地方官员,偶有在京城的,也都是些闲职。
可以说,赵长春如今知府的位置,全都是靠着他自己的政绩,一步步走过来的。
也正因为此,赵长春虽然收了侯府的贿赂,可却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更未曾施过什么暴政。
而且,就算是赵长春收了侯府的贿赂,侯府也未曾让他做过什么事情,完全是为了接下这个交情。
当然,也正是如此,曾毅才会这么轻易的饶过了赵长春,若不然,赵长春这个知府真是让治下百姓怨声载道,曾毅绝对不会如此轻易饶了他的。
要知道,曾毅来杭州府的时候,第一个到的地方,就是杭州城,而且还在杭州城住了几天打探消息的。
而在赵长春心里,这次钦差来查案,对他而言,就是个天大的机会,功劳多少,暂且不论,若是能得到曾毅这个钦差的欣赏,那可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虽说曾毅如今不过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可他毕竟是太子伴读,而且还只要是有意打探,他是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的弟子这个事也是瞒不住人的。
而且,曾毅能在连续两年,两次担任钦差,这就足以说明曾毅在皇帝跟前的位置了。
在赵长春看来,皇帝这是在有意培养曾毅。
其实,想想也是有道理的,皇帝肯定是要为太子殿下培养辅臣的,而如今这曾毅可不就是走了大运的么?
而且,在赵长春看来,曾毅肯定也能理解皇帝的意思,所以,对于这个差事,曾毅是绝对不愿意办砸的。
而此,对于他赵长春而言就是个机会,这个案子他肯定会尽全力出谋划策,甚至是从安康候那边套来线索。
以此,来换取曾毅认同他,若是能在这个时候站在曾毅身边,在曾毅麾下根本就没有多少官员的时候,以曾毅为首,日后肯定也会随着曾毅的官职升迁而水涨船高。
而且,现在曾毅身边没有什么官员,这就是他赵长春最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