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流量的增多,带来的基础变现能力将会增大,就算仅仅是以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也会因为流量的增加而带来广告费用的增长。
2003年,是李枫各项布局全面爆发的关键一年,而爆发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李枫不像寻常的创业者,通过一轮轮融资将公司做大,他要做的,是以先锋基金为自己的资金库,对自己的创业公司进行自我融资。
这样一来,李枫就不会损失太多股权,即便融资数轮过后,股权稀释的现象也要比寻常的创业者好上很多,这就意味着他对于旗下各个创业公司的控制力比一般的创业者更强。
这一点,即便是像里奥波特、龙雨这种级数的顶级大牛也做不到,环球商城和百宝网在经过一系列的融资之后,他们作为公司创始人,所占据的股份回逐渐降低至30%一下,在最终这些大公司上市的时候,他们的持股比例甚至会低于20%。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出色,而是公司成长的一种必然。
所以融资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加速公司的成长,用得不好会让创始人的股份迅速流失,让投资机构赚去公司成长红利的大头。
进入2003年之后,李枫的各项事业对于资金的渴求将会迅速放大,而这些公司的日常盈利规模也只能维持一个基本的现金流,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规模扩张,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融资。
所以李枫的这套自我融资思路,就是要在融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锁住自己的股份,使得自己到了公司成长的后期,仍能牢牢占据绝对大股东的地位。
根据这套思路,先锋基金公司的发展非常关键,如果仅仅以目前的规模,即便到了2003年,也不能为李枫的创业项目提供足够的资金。
因此必须要尽早通过先锋基金公司的各种运作,提前积累出足够的资金额度,在2003年开始反哺国内市场。
这个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经过李枫大致的匡算,到了2003年的下半年,自己的各个创业项目的融资总额,大约会在2到3亿之间,如此巨大的融资规模,光靠向九州银行的贷款是不可能的了,这就需要先锋基金公司在2003年的上半年,至少赚取3000万美元的利润。
这个要求在寻常人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毕竟如今先锋基金公司的海外投资规模是1000万美元,即便加上过去几个项目的盈利,总规模也在1200万至1300万美元之间。
以这样的资金规模来赚取3000万美元的利润,而且是仅仅用半年的时间,其投资回报率高得吓人,就算是任何一个顶级的基金经理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件事情,李枫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把握,虽然他掌握着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势和公司成长的基本路线,但这些知识一旦落实到具体的投资操作上,还是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其中最大的不可控因素就是公司的创始人的态度。
所以即便李风知道某一家公司的成长性非常高,在半年之内估值能窜升十倍,但是如果公司的创始人不愿意进行融资,或者说不愿意李枫来投资的话,那么李枫掌握的这些知识也就是白搭了。
这对于李枫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先锋基金公司的海外投资做得好不好,他只是一个军师的作用,而关键是金文彦和林玉婷在美利坚市场的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