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会先去给两个小东西喂了食。这样长年累月下来,两个小家伙也学会了孟涟发声练习的几句单音,有时会被孟涟拍下来放到朋友圈里。
比起普通的年轻人,孟涟的爱好说不上时尚,甚至还有些古板。他不玩游戏不追星,除了戏曲和遛鸟就没有什么感兴趣的事儿了。
活得像是个老大爷一样。
平时也不爱摆弄手机,要不是两个老太太爱玩微信,孟涟也许连自己的微信帐号也没有,他的头像就是两只小鹦鹉的合照,朋友圈里除了养的兰花就是阿凤和葵葵的照片视频,发这些也只是为了和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还有家人分享。
如果非要问孟涟有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的话,孟涟会立马想到一个人。虽说是最好的朋友,但孟涟几乎没有见过这人,也不知道他的全名。
这个人的昵称叫做utopia,是在他14岁时去奥地利参加青少年艺术交流会时意外添加的好友。
那时除了孟涟当时所在的青少年戏曲团之外,还有一队参加艺术夏令营的华国学生也临时参加了这次交流。
比起孟涟所处的戏曲团要负责上台演出来说,这只夏令营的队伍反倒只是参观而已,似乎是夏令营期间活动项目安排的不够,临时用来凑时长的。这个艺术夏令营的学生全是和孟涟同岁的初中生,大多家境殷实,要不就真怀有一技之长。总之大部分的学生就把这次夏令营当作一次试水,如果满意,很多都会参加接下来的长期留学项目。
虽然两支队伍来自同一国家,但也只在演出当天有简短的会面。
演出结束后,主办方在活动中心的草坪上组织了一场冷餐会,给各国的艺术青年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全场几乎都是同龄人,即使国籍不同,但热爱艺术的一颗心都是相同的,不一会儿大家就打成了一片。但孟涟从小就不擅长学习外语,再加上性格内向,见青年团的其他小伙伴们都热情地融入进去了。孟涟只好一个人拿了好些三明治和一杯果汁蹲在树下,期间也有好几个夏令营的中国学生见孟涟也是国人,就过来搭话。来搭话的都是几个性格比较开朗的女孩,其中几个聊得稍微投机一些的姑娘,孟涟就和她们交换了微信。
直到当天夜里,孟涟才到了u的好友请求。
孟涟见他是夏令营的学生,也没多想,就答应了请求。
原本孟涟以为u会是当天和他搭话的女孩中的一个,直到聊了好几天细心的孟涟才察觉u应该是个男孩。
是参加夏令营的某个男孩,但他不认识。
u似乎是对戏曲感兴趣,常常会问孟涟一些相关的问题,有时他们也会以孟涟家的小鹦鹉们为话题,总之颇有些投其所好的意思,如果孟涟稍微开窍一些,就能发现u的表现,就像是一个男孩在尝试接近自己心仪的女孩。
可孟涟就单纯地以为对方真的是对戏曲感兴趣,每次对于对方的回答都投入了十分的耐心。渐渐地,和u不时在微信上的对话成了孟涟的一个习惯。
有时u也会告诉孟涟他的近况,结束夏令营之后u就留在奥地利读书了。之前孟涟听说过u似乎在学钢琴,本以为他会留下来专攻琴艺。结果之后才知道,u读的是普通中学,钢琴只是兴趣爱好之一,并不准备发展成专业,但奥地利这边能请到更好的私教,他父母就让他留下来读中学。
这样时不时的对话从14岁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在三年来的交流中,孟涟也逐渐对u放下了戒心,他有时会向u倾诉一些他无法告诉任何人的情绪,比如在剧团的练习中受到了挫折、因为表现不佳让师父和师爷爷宋秋亭失望了、又或者是在戏剧演绎上遇上了无法突破的障碍。这些他不能同家人、老师、同事们说的事情,孟涟常常只倾诉给u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