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厄特森叹了口气,同时也感到十分不解,缄默了很长时间。最后,他又开口道:“拉尼翁,我们三个是多年的朋友,这辈子不会再有这样的朋友了。我能做点儿什么吗?”
“没有办法了。”拉尼翁说,“你去问他自己吧。”
“他不肯见我。”律师回答。
“对此我并不感到奇怪。”医生说,“厄特森,在我死后,你会弄清楚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但是现在我什么都不能告诉你。看在上帝的分儿上,如果你想说点儿别的什么,那么就坐下来跟我继续聊聊天。而如果你还想继续这个话题,那么我以上帝的名义请你离开,我真的再也受不了了。”
厄特森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给杰基尔写信,抱怨他为何再次抛弃朋友,把自己关起来,并询问他与拉尼翁断绝关系的原因。第二天,回信就到了。
这是一封很长的回信,语调充满忧伤,也有许多地方语焉不详、晦涩难懂。他说与拉尼翁现在的局面已成定局。“我并不埋怨我们的好朋友,”杰基尔在信里说,“事实上,我完全赞成他的意见:从此再也不见面。从今以后,我打算不再与任何人接触,尽管我也常常将你拒之门外,但请你不必过于惊讶,也请不要对我们的友谊产生怀疑。我想要独自在我黑暗的道路上摸索,我目前所处的这种不可言说的险境与所受到的惩罚,完全是由我自己造成的。如果说我是罪魁祸首,那么同时我也是受害最深的人。可以说,我所经受的这种痛苦与恐惧,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厄特森,如果你想帮助我,那么只有一件事可以做,就是尊重我的沉默。”厄特森感到十分震惊,他一度以为那个魔鬼的阴影早已消失,因为博士已经恢复了原来的生活,又重新回到朋友当中,一切看起来十分顺利,也预示着博士能有一个安乐、长寿的晚年,可是,这刚刚发生在一个星期前的事情竟又突然宣告这一切结束了。现在,友谊、宁静的心境乃至整个生活都被他排除在外,似乎只有发疯才能够解释这出人意料的变化。然而,从拉尼翁的态度和言语来看,分明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又过了一个星期,拉尼翁医生便一病不起,不到半个月就去世了。在葬礼上,厄特森感到极度悲痛。当天夜里,他把办公室的门反锁,借着昏暗的烛光取出了一个由他已离世的朋友拉尼翁盖章密封的信封,上面是他亲笔写的一行字:“没有其他人在场时,由加·约·厄特森本人亲启;如果他已不在人世,请务必销毁勿拆。”最后一句话下面还加了着重号。律师不由自主地感到有些心慌意乱。“今天我刚刚失去了一个老朋友,”他思索着,“如果这封信再夺去我另外一个朋友,那该怎么办呢?”然而他马上责怪自己的这种担忧是对朋友的不信任,于是拆开了封口。没想到里面是一个同样密封着的信封,上面写道:“请在亨利·杰基尔博士失踪或去世后拆阅。”厄特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错儿,又是“失踪”这个词。
同那份他早已交还给杰基尔的遗嘱一样,这里也对杰基尔进行了失踪的假设。可是,遗嘱中的那个假设是海德先生的险恶用意,十分明显地透露出他的不良居心,而拉尼翁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写下这个词的呢?律师不由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他曾想对那行字置之不理,立刻将信拆开,可是其高尚的职业素养以及对已故友人的忠贞,又让他犹豫不决。终于,他把这封信锁在保险柜里最隐秘的地方。
然而,一时控制住好奇是一回事,完全战胜它又是另外一回事。从那天起,厄特森先生是否还是那般热切地想要见到他的老朋友,是值得怀疑的。他想到杰基尔时心存善意,可是又时常因他而烦躁不安,甚至觉得有些恐惧。他仍旧不时去登门造访,但是对于不能见到博士已慢慢习惯。也许他内心还是宁愿在光天化日下,在都市的喧闹之中,同普尔站在门口说上几句话。事实上,他宁愿如此,也不愿被带进那个离群索居的人的房间里去,同那个不可思议的、令人难以捉摸的人讲话。其实从普尔那里也并没有得到什么新消息,看起来,这一次他更加严密地封闭了自己。他不但白天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面,甚至晚上有时也会睡在那里。他沉默不语,精神萎靡,好像有满腹的心事。厄特森得到的消息总是这些,慢慢地,他似乎已经习惯了,到博士家的次数也就慢慢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