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是啥时候的铜钱,越古老的铜钱越值钱,最好是秦朝、唐朝还有宋朝的铜钱。”刘涵道。
“清朝的铜钱。”大姐叹了口气道。
“那也行,一个铜钱,两碗米。”刘涵道。
“真的能换两碗米?”大姐有些不相信地道。
大姐一蹦多高,“我家有好多呢,都是给小孩子耍的,我这就去找。”
大姐进屋不多时,用一个小布口袋装了半口袋铜钱,大姐把铜钱倒在地上,刘涵随便看了看,都是晚清的铜钱,总共三十五枚。
“可以换一百斤大米。”刘涵道。
“你还是用碗盛了给我装口袋里吧。”大姐生怕吃亏,道。
刘涵拿出一个细瓷小碗,“就是这个碗,装不了多少的,我给你一百斤米,你赚到了。”
一家一家地走过去,也不敢在院外声张是做生意的,这个时期不让个人做买卖,抓住了要严惩,刘涵就以讨水喝为由进了那些人家的院子,然后才清楚是怎么回事。南京这地方自古就是繁盛之地,买卖人扎堆的地方,家里有老物件的很多,就算家徒四壁的人家也会有两个铜钱给小孩子玩。走到胡同最里面那家,就是范遥家了,也不知道这个点她在不在家里。刘涵心里打着鼓,喊开了院门。院门打开,两个人都愣在那里,那个令他朝思梦想的人正站在面前,圆睁双目狠狠地盯着他,好似刘涵是她的阶级敌人。
向她讨水喝肯定会被拒绝,刘涵道:“你家住这里呀!”
“你到底要干什么?那天他们说你是特务。”范遥冷声道。
“小点声,我要是特务能满大街乱转吗?我是做买卖的,用古董换大米,你家有古董吗?”刘涵道。
“我进去找找。”范遥说罢,将院门关上,转身进了屋。不大一会功夫,一个中年妇女和范遥从屋子里走出来。刘涵猜测这个中年妇女大概是范遥的母亲。范遥的母亲拿着一个细瓷碗递给刘涵,对刘涵说她家是日本人投降那年从扬州搬过来的,这碗是祖辈传下来的,搬家也没舍得扔……
范遥出了院子,刘涵回头望一眼她的身影,心想:“她不会是让她母亲在这拖住我,去报警了吧。”
想到这里,打了个冷战,也不去看看那只碗是不是老物件,就将最后一袋大米从自行车上取下来放在范母面前,“你这碗的确是古董,这袋大米和这辆自行车都给你,改天我再过来给你拿两块手表,差不了事的,我姓刘,家就住在金沙井坊,天天都过来。”
刘涵说罢,转身就走,大米换到的铜钱、古董也没有带上,一溜烟地向胡同外跑去。正跑着,就听见范母在后面大声疾呼,“抓特务呀!大家快来抓特务!”
刘涵一边跑,一边在心中哀叹,“这个年代的老百姓觉悟就是高。”
刘涵跑进一条胡同,回到主位面。两个月后刘涵已经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南京露面了,再也不用担心被人当特务抓起来了。他不但在南京有了自己的房子,还有了一份工作。原来两个月前刘涵离开了南京,去了香港,摄影师这些年不断向国内捐献物资,帮助国家采购急需的东西,因此获得了zhong yāng ling dǎo一致的好评,被誉为爱国商人,刘涵到香港找到摄影师,在摄影师的斡旋下,刘涵得到了一封中央办公厅和外交部开的介绍信,有了这封介绍信,刘涵就可以在南京定居下来,并且南京政府部门还会给他安排一个工作,并且沙漠基地也取消了对他的通缉。为了得到这个南京市民的身份,刘涵向国家捐献了五十万吨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