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诸事就绪,吴为听取赵总甲的建议,挑了个黄历上的良辰吉日来行引水之事。待到拟定时辰,只见四周围观的民众挤得人山人海,众人从未见过如此稀奇之事,就算白发老者也闻所未闻。只是自吴为就任安塞典史,诸般新巧事物层出不穷,之前的钻井机还有引种薯苗无不是众人前所未见,今次引延河灌溉田地,或者可行也未可知。吴为惊讶地发现,李县令、孙教谕还有县衙一班僚属也都来了,本县有名的士绅也全数到齐,原来吴为组织民众挖沟埋管,欲恢复前朝灌渠之事动静甚大,尤其是受益的田地分属本县几名大乡绅,各人更是关心,因此上此事已传得全县上下皆知了。听得今日要完工通水,竟是从李县令到众士绅尽数到场,欲要观此奇景。
吴为陡然觉得身上压力增大,尼玛,哥自己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成不成的都不知道呢,就这么多人来看,要是不成功还不糗大了,这都是谁这么多嘴传到县令耳朵里去的?无奈何,上前向李县令和孙教谕见礼,少不得向其解释了一番,李县令对吴为诸般行事已经知晓,对其颇有信心,倒是乐观其成,笑眯眯地对吴为勉励了一番,而孙教谕跟随李县令出城一路行来,第一次看见吴为对灾民的布置、引种的薯田、水井等物,更是吃惊不小,对吴为赞赏有加,暗诩自己慧眼识人。
没奈何,这许多双眼睛盯着,吴为只好硬着头皮宣布饮水开始,向赵文卓点点头,早有赵文卓带领的几个学徒小伙一起动手,启动抽水泵,只听见机器轰鸣,从管道口传来一阵吸气声,好似人喘不上气来也似,吴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只盯着管口一瞬不瞬,李县令等人也是面露紧张之色。好在很快管口就传来咕噜乱响的水声,转瞬一道粗壮的水流如一条白蛟从管道口喷涌而出,围观众人皆是欢声雷动!有不少老人带头下跪磕头,称颂菩萨显灵,又拜谢吴为和李县令,一时黑压压跪倒了一片。
只见水流甚急,渐渐覆盖了灌溉沟底,沿着沟渠向下游四边流去,眼看干涸龟裂的土地被水流滋润、仿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恢复生机一般。吴为向赵文卓示意将抽水泵关闭,水流失了动力,流速稍缓,但水量仍颇为可观,良久亦不见衰减,竟是实现了自流灌溉!
李县令已是欢喜得恨不得手舞足蹈,忙叫众人起身,又连连称赞吴为,吴为却不骄矜,上前对李县令一揖到地,正色道:“吴为一介书生,才浅识陋,全因县尊破格拔擢,任我典史,弁我事权,多方教导,方能略有小得,此全为县尊大人运筹帷幄之功也。”一班吏员和士绅听吴为如此说,忙不迭称颂县令大人慧眼识人,居功至伟,又赞吴为不惮辛苦,劳苦功高,尤以那几名受益田主赞颂之语更是真心诚意。李县令听得吴为将功劳归于自己,心里暗赞吴为会做人,又加意勉励了一番,命师爷将此事拟文向延安府呈报,料得上峰会大加表彰,当然,也少不了会将吴为的功劳重重提上一笔。
自流灌溉既成,吴为禀明县令,组织灾民修缮毁弃的前朝水利设施,恢复原有灌溉网络,李县令自是无有不允,吴为行事均为自掏腰包,并不烦公帑,取得的功劳却是自己占大头,这样的好下属却到哪里寻得?吴为遂命衙署中的各房书吏下乡负责组织灾民修缮水利,此时他威信已高,县令信重,众人皆是凛尊。话说回来,下乡虽是辛苦,且喜吴为手笔大方,给的津贴也甚为丰厚,且多以食物折现,在此大灾之年,多少能补贴家计,因此众人也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