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一堂与沈缙在边关这几年的确历练得成熟了很多,他与沈缙生疏的关系,也在双方有意下熟稔起来,孟一堂对沈缙的称呼也从‘沈将军’变成了‘沈大哥’,而沈缙对孟一堂的称呼也从一开始的‘孟公子’变成了他的字‘天佑’。
孟一堂,字天佑。天佑这个称呼的确有点不太正规,不像是学富五车的孟丞相取的,然而这的确是孟丞相思索了好多天亲自取的字,蕴含着他对自己独子的殷殷爱护,希望病弱的独子有受天庇佑,长命百岁。若非慕长胤的字便是长生二字,只怕孟丞相便要给孟一堂取字为长生了。
沈缙敛了笑意,看向孟一堂,道:“只是想到边关已经恢复太平,边关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我也能回京了,便觉得高兴。”
孟一堂微笑道:“这的确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他已经有几年没见过老父了,也不知父亲可是安好?这几年到的信里父亲也都说尚且安好,但他觉得以父亲那报喜不报忧的性子,信里报平安的话只能相信个七八分。
沈缙这一番话勾起了孟一堂对孟丞相的思念之情,目光也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北方。
大军多半还是要戍守边关的,因此沈缙只能带着十万大军回京。除了这十万大军,沈缙暗中还让自己的心腹jūn_duì化整为零,借助此次大军入京造成的混乱情况混入京内。
十万大军的行军速度是很慢的,起码跟一小队人马快马加鞭的速度来比是远远比不上的。小说中的那种今天有人侵犯边境,过两天皇帝就到军情报告,皇帝下令后没两天大军就能开拨,不到一个星期大军就能赶到边关与敌军交锋的情节是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的。古代调兵遣将是非常耗时间的,行军速度也很慢,因此沈缙这次估摸着回京城就要走上三四个月的样子。
第18章1、1帝王受x将军攻
沈缙站在盘龙殿外等候着,身姿挺拔,一动不动。一直到太阳从东边移到了头顶上,慕长胤的随身大太监才从盘龙殿里走出来:“陛下宣沈将军觐见!”
沈缙脸色如常的大步朝盘龙殿走去,但心中已经转过了好几个念头。
慕长胤在他刚刚一回来便给了他这样一个下马威,莫非是发现他暗中的小动作了?孟丞相并未提及慕长胤最近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啊。
沈缙心中凝重的进入殿内,便看到慕长胤端坐在御桌前看奏折,虽然听见了他的脚步声,但并没有抬头看他。
见状,沈缙越发觉得不妙,但他还是按兵不动,规规矩矩的给慕长胤行礼。
然而不等他跪下去,慕长胤便开口了:“你过来。”
沈缙顿时放下心来了。
看来慕长胤这次给他的下马威不是发现了他暗中的动作,估计还是因他对他不冷不热的态度激怒了慕长胤。既然是感情上的问题,而不是皇权上的问题,沈缙便无惧了。
沈缙从未给人下过跪,本也不愿给慕长胤跪下,慕长胤让他过去,了他的行礼,他自然不会拒绝。
沈缙走到慕长胤的面前,与他隔桌相望。
慕长胤冷着脸,问道:“为什么不给朕送信?”
这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