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裴洹牵着孙梦汀的手,俯瞰芸芸众生之拜,裴珩和淮原王裴秀立于前方,其后是孙氏一门的安国公、孙诸仪和皇丈孙雍商。
大典既成,宴一派欢欣喜气,人人口中都是吉利话,安国公喝多几杯,更是得意,孙家从此在大燕站得更高更稳,他端杯不掩喜色,走到裴珩跟前,看了看胥锦,又看看裴珩,脸上笑出来的褶子难得真心实意。
周围众臣不动声色,依旧谈笑,但注意力都已放在这厢,安国公曾经是泉平港海战一事的诱因,自那后,虽说裴珩两手空空回京,两年之内从无东山再起之势,可或许是对失势的王爷心有余悸,记着裴珩从前的威势,安国公很识相地从不招惹裴珩。
今日是得意过头了么?
安国公递杯去敬裴珩,正与裴珩说话吕厄萨和户部尚书都转过头来。
户部尚书见裴珩依旧端立,玉树临风地岿然不动,嘴角若有似无的笑意,心有预感,裴珩不会理他。
裴珩一身亲王礼服,衬得威仪隐隐,没有丝毫要去端酒杯的意思,目光如飘忽又如沉定,钉在安国公脸上,看得他心里发毛,被那目光逼得几乎膝盖要弯下去。
安国公讨了个没面子,脸色的喜庆灰败了一半,幸而孙家兄弟远远看见,走了过来,孙雍商拉开安国公,孙诸仪跟裴珩几人聊几句,化解开尴尬。
孙诸仪再见胥锦,胥锦在青玉殿已有一席之地,皇帝跟前瑞王跟前都是不容进犯的身份,孙诸仪在裴珩面前虽说一向以长辈自居,但多少因着安国公做的事心怀愧疚,便对裴珩道:“他年纪大,糊涂了,瑞王见谅。”
话一出口,孙诸仪自己也后悔了。
裴珩淡淡一笑,举杯在孙诸仪杯上碰了一下,自顾自饮尽:“本王一贯不迁怒。孙大人从前与我父王于战场同进退,这情分我不能忘。但大人万不该为国公讨甚么谅解,今日就算了,陛下大婚,是喜。”
孙诸仪心里微寒,此时再无私下长辈晚辈,提及泉平港两万死伤,孙家无论如何理亏,他心里既明白,又隐隐生出一些戾气若这帐他孙家不认又如何,一将功成万骨枯,建功立业,千秋百代,哪有不死人的,那两万人也不过是蝼蚁罢了。
裴珩微挑的凤眸似乎一直看透到人心底去,低声凑近了道:“国公世子当年与那两万儿郎死在一处,东海九泉之下,世子魂魄说不定糟了那两万魂灵怎样的诛伐。因果福报,天地不看,鬼神却有眼,孙大人,万不可生心魔呐。”
孙诸仪骇得一退,彻骨的寒意森然升起,掐断了方才的念头。
两人顷刻已恢复了平日恭谦礼让的姿态,仿佛揭过这一场尴尬。
孙诸仪临走前,看了一眼胥锦,胥锦那双沉彻乌浓的眸子,竟更是蓄着魂魄一般,仿佛依然窥见他心里更深的秘密,令他陡然一悸。
第45章扶桑
安国公心中郁闷与愤恨交织而升,侄女当皇后的得意也被冲淡开。
他从来就忌惮裴珩,这种畏惧甚至是从老王爷身上延续而来。
当年老王爷在时,太后还没嫁给先帝,孙家只是寻常世家,老王爷那双眼如伏龙一般,也是钉进人心里去,偶尔几次与安国公对上,轻飘飘一瞥,似乎就看透他草包浮躁,不咸不淡。
裴珩跟他爹的眼睛一模一样,当年不过是随先帝征战而归的毛头小子,归来就对刚当上国丈的安国公不甚客气,无非是因为安国公世子在街头打死几个无名百姓。
裴珩的脾性也随老王爷,哪怕是对待同一家人,他也能态度区分得鲜明,爱与恨,瞧得上瞧不上,惯是不加遮掩。
他待先帝和皇后一般敬重,待安国公这个国丈大人就极勉强,却又对孙诸仪、孙雍商留有礼节。好像透过他的眼,就能清楚照见自己的不堪。裴珩和老王爷执掌昭武的万钧气势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