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亦疏剑势不停,傅和与逢良弼被他逼得慌不择路,稍一疏忽便被逼到火海之中,此时火势正猛,这二人身陷其中,前有饮怨寒光绰绰,后有无尽火海,当真是退无可退。
而卓亦疏却在这时忽然收手,轻佻不屑笑之,旋即纵身没入火海之中。
逢良弼和傅和捡了条命,可还没等出口气,却惊觉身后滚烫,两人赶忙回头,却见身上的衣物已被大火所燃,这二人惊呼之中奔出火海,在地上滚了半天才将身上的火势灭掉。
这二人再也不敢多留片刻,赶忙逃离了此处。
再说卓亦疏,此前他便来过宝室寺,此时便即一路奔进火海之中,凭着记忆来到大钟的所在之地。
一到这里,果然见到大钟扣在地上,却未听得钟内有何动静。
此时火势越来越大,已有控制不住的架势,卓亦疏身边不时发出巨响,自是四周的房屋不堪大火燃烧而倒塌之声。
卓亦疏伸手抵在钟身上,旋即掌中发力,内力聚于手中,只听得他大喝一声,便用力撼动大钟。
这大钟立于宝室寺中已过百年,本是太宗帝贞观年间所铸,在大唐之中颇有名声,钟体笨重,非常人可动。
那日卓亦疏与乌宏在宝室寺动手,乌宏曾将此钟击向卓亦疏,但乌宏本就是天生神力,饶是卓亦疏这样内功深厚之人,比起蛮力也远非乌宏的对手,此时这大钟扣在地上,只能将其举起来才能救出被困在里面的积公和尚,这事说来简单,要想做到实属不易。
不但如此,此时这大钟因久在大火之中,以致钟体滚烫,稍一碰到就会皮开肉绽,卓亦疏虽以灵犀内力护体,但仍觉一股滚烫之意传到手中。
卓亦疏将饮怨立于一旁,原本持剑的右手也置于钟身,双手一齐发力,内劲正足,大钟终有松动迹象。
卓亦疏气沉丹田,双脚踏在地上,腰间受力,双手纵势而起,只听得他大喝一声,大钟应声而动,便即被卓亦疏举过头顶。
如此也终是看见积公和尚果然就在钟下,只不过此时已然昏迷不醒。
只可惜此时无人在此,否则的必能见到卓亦疏恍若霸王再生,持手巨鼎,何等威风。
当年楚霸王所举之鼎肯定要比这铜钟要重得多,可当年项羽也并非在大火之中巨鼎,卓亦疏却是在火中举起了铜钟。
只听得‘轰隆’一声,那铜钟被卓亦疏扔到一旁砸在地上。
卓亦疏稍作恢复,便即将积公和尚带出了火场。
积公和尚可比适才的铜钟要轻得多,卓亦疏一手将其置于肩上,另一只手取回饮怨,当即快步出了火中。
卓亦疏带着积公和尚出了宝室寺火场,四周温度这才有所下降,这时也正见到黎城带着一种长离弟子赶了过来。
见到卓亦疏后黎城也是一愣,旋即说道:“小公子怎么也在这里。”
卓亦疏无暇与他多说,先将积公和尚交给他,并且言道:“积公和尚久处大火之中,若不及时医治恐怕会伤了性命。”
黎城闻言赶忙让人将积公和尚带回了长离山庄。
卓亦疏也觉神智有些恍惚,想必是适才在火场中呆的太久所致,黎城见他如此便赶忙将卓亦疏带回了长离山庄。
回到庄中后,黎荀为积公和尚输送内力,倒也免去了积公和尚的性命之危。
卓亦疏毕竟年轻,而且内功深厚,只消半个时辰就恢复了过来。
此时黎荀也已给积公和尚输送完了内力,便要开口询问卓亦疏此间事由,却不想这时又听弟子来报:“高险峰来到庄中。”
长离山庄势大,自然不怕高险峰此时来找麻烦,黎荀便让弟子将高险峰带进来了。
却没想到高险峰已然重伤,平日里引以为傲的轻功早已施展不出,此时是被长离弟子搀进庄中。
黎荀皱眉道:“你这是何故?”
高险峰回道:“遇见了厉害的硬茬,我本是逃到了宝室寺,却不想宝室寺被大火所毁,无奈之下我只得来求助长离山庄。”
与此同时,黎城向黎荀附耳说道:“总共有四个人追杀高险峰,这四人进到我长离山庄的地界后不敢冒犯所以没有轻举妄动,但他们既然敢在长离山庄面前出现,那就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教训,所以我率护庄弟子杀了其中一人,另三人不敢放肆,纷纷撤走。”
黎荀听后沉吟不答,似是在想着什么。
黎城又道:“被我们杀掉的是黔中道的石千林。”
黎荀说道:“这人是左道人物,久在黔中道活动,怎么会忽然来了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