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谢镜愚便经常出入甘露殿、凌烟阁等地,偶尔还能在议事中见到当时的储君,也就是朕的皇兄。
再后来,太子哥哥病薨。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嫡长子,父皇甚为伤感,时常走神。
“有一日,臣奉命去甘露殿听诏。太|祖皇帝说到一半,远远望见陛下您从千步廊上经过,若有所思地说,潜龙勿用,却不是不用。过了一会儿又说,臣和陛下倒是挺像。”
朕还挺愿意听听父皇的往事,但朕和谢镜愚哪里像了?
谢镜愚一定猜到了朕的反应,因为他接着说:“臣那时颇不以为然。可不过多久,陛下就成了太子。臣这才知道,太|祖皇帝所言并非玩笑。”
朕不挑剔地把谢镜愚从额头打量到下巴,又从脚打量到脑袋顶。“那你说说,像在哪里?”
“面上无事,心中有事;平日里似乎什么都不做,实际上却已经开始准备,故而动手就必定要成功。”
这话和之前那句“射则必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朕认真想了想,好像确实如此……朕忽然又觉得哪里不对平日里似乎什么都不做,实际上却已经开始准备,故而动手就必定要成功?那谢镜愚刚刚……
“朕问你,若是朕一开始就告诉你康王已死,你还会那么冒冒失失么?”
“臣……”谢镜愚一怔。“不会。”他想了想,又补充:“刚刚不会。”
朕刚想自责不该绕弯子,结果就听到这么一句,差点被气乐。什么叫刚刚不会?谢镜愚这意思是他迟早按捺不住自己?
这当口,朕特别想学后世的一句话你喜欢朕什么,朕改还不行吗?但真说出来就太跌朕的面子了,朕只能憋着气骂:“榆木脑袋!平时不是挺好用的?怎么关键时刻就不灵光呢!”
谢镜愚低着头,不吭声。
朕更生气了。现在还和朕搞无声抗|议这套?一哭二闹三上吊都没用!“今日之事,朕念你本不知情,便饶过你。若以后还有再犯”朕沉声强调,“朕就调你去岭南做节度使!”
中书令正三品,节度使正二品;品级涨了,俸禄自然也跟着涨。然而岭南很是遭今人嫌弃;若是往岭南赴职,大多人都认定自己被贬,写诗自怜的比比皆是。
谢镜愚倒不见得会留诗句这样明显的把柄,但岭南离兴京少说三千里路。届时天堑横亘,无论他对朕什么心思都没戏。
南阁里一片沉默,但朕打定主意不先开口。
最后,谢镜愚终究屈服了。“臣明白。”而后他行礼退下,期间没再看朕一眼。
好像什么都说了,可又什么都没用、甚至还变得更糟……朕实在心烦,悻悻然地拍了一下身侧。瞧谢镜愚的样子就知道,这事儿还远远没完呢!
作者有话要说:父皇:儿啊,为父不是和你说过,小谢血性男儿嘛~~
第11章
第二日早朝,气氛前所未有地古怪。
首要原因自然是谢镜愚额头缠了纱布,显眼得很;次要原因嘛,就是朝野疯传,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