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耽误自己的功业,错乱自己的心境,可谓是自讨苦头。
他母亲的事或许和他有关,也或许和他无关,个中因果还需细谈。而无论其中因果如何,如果他真的为此愧疚不已,也可以自己此身功业为柴,助他母亲脱离无边苦海,得意投胎轮回。
他自以为自己想得通透明白,胸中郁气刹那消散,整个人似乎都松快了很多。
他从定境中出来,对着净涪深深一拜,虔诚谢道:“多谢净涪沙弥指点,老僧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净涪坐在那里,双目闭阖,一动不动,对了道老僧的话仿若未闻。
了道老僧却不敢打扰,又在蒲团上坐了半日,直到晚课时间将近他才最后恋恋不舍地与净涪净音两人告辞而去。
净音将了道老僧送到了妙音寺外寺,才从外寺返回内寺。
等他一路紧赶慢赶地赶到净涪的禅院的时候,净涪已经去见过清笃禅师了,此刻正坐在佛龛前,准备开始晚课。
净音没回自己近在咫尺的禅院,就在净涪这边开始晚课。
等到晚课完成之后,净音转了个身,正对着净涪,他看了净涪半日,问净涪道:“净涪师弟,你对凡俗僧众们......”
他这一天看下来,虽然高兴于了道老僧的问题总算是得到了解决,但他这一天也确实是很摸不着头脑。
净涪师弟他对了道他们这些凡俗僧众的态度,很有些奇怪。
看不起?好像没有。不耐烦?好像也没有。不亲近?好像是的。疏远?有一点。无视?不至于吧。
总之,太奇怪了。
净涪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低头翻着自己抄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那一段经文,一遍一遍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扫过。
那些被洗脑得彻底没有自我的僧众,在他眼里,不过就是一个个被打上奴印的奴隶而已。
什么都不是,还要怎么他看待?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各位晚安。谢谢三位亲的地雷。
第74章佛门历史
净音看着净涪,见他这般不以为意,心下暗自叹了口气,终于在净涪看完这一遍经文再待从头再来的间隙开口。
就听得他问净涪道:“师弟,你可知我佛门的来历?”
净涪听见这话,抬头看了眼净音,点点头。
早在他还在沛县云庄的时候,他就已经仔细了解过佛门,又慎重考量过后,他才选择了佛门的。
佛门,不是景浩界本土修士智慧通达,触动佛门大能印记传承而来。它本传自界外,由外界一流落僧众传下,几经发展变化而来。
《佛演经》中记载,天静寺第一任祖师便是那位流落僧众。那位僧众在流落至景浩界的时候就已经身受重伤,无力回天,最终只能引火涅,遁入轮回再度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