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骄傲得意和遗憾。尤其是吐出最后的那两个字的时候,那幽怨和遗憾几乎能从他的话语里满溢出来。
清字辈大和尚全都扭头酸溜溜地看了一眼清本,又看了一眼坐在下首表情平静心态平和的净涪。
这心性,这机缘,再想想净涪在竹海灵会擂台赛上的每一场比斗,五个清字辈大和尚又在后头狠狠加了一句,这天资,这么好的弟子,为什么就不是他们家的呢?
虽然都是属于佛门,但佛门之下,还有各寺啊。
这净涪,怎么就不是他们寺里的弟子呢?
亲授,他们刚才听见了什么,亲授!?
也就是说,这位净涪师弟,他亲眼见过世尊?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部只听说过它的名称却从未有缘得以一见的传奇经文,终于要传落到景浩界中了吗?
下首在蒲团上安坐的净涪只觉得后头一道道视线落在他的身上,羡慕的、嫉妒的、好奇的,各种情绪都有。到底修行未到,六根尚未清净。
但话又说回来,谁的六根又能彻底清净了呢?
净涪久经阵仗,并不怕这些视线,他挺直背梁坐在蒲团上,神色不动,动作泰然自若。倒是坐在他身边的净音受到波及,在这些事先中很有点坐立不安的味道。
为什么他们妙音寺的弟子就要坐在第一列呢?
虽然在心里几乎抓狂,但净音心中也明白其中原因。他在心底叹了口气,又用余光瞥了两眼净涪,见他半点不受影响,甚至因为他这不明显的视线微微侧了头望来。
净音向着净涪拉了拉唇角,扯出一个不太自在的笑弧,又转头坐好。
镇定,净音,镇定。他在自己心底给自己打气提醒。净涪师弟都能做到八风不动,他也行的。他可是师兄啊,虽然和净涪师弟比确实是差了点,但绝对不能差得很远。
镇定,净音,你能行的。
净涪诧异地察觉净音的气息渐渐平静下来,他眼底闪过一丝欣赏,随即就又听着上首的清本继续说话。
他也是听了清本这么一说,才知道那位赠他贝叶禅经的老僧,居然是妙音寺祖字辈的师祖。
清本等了一阵,才又继续道:“净涪师侄自得经文,便潜心参悟,几经努力,终于可以将经文抄录成文,传诵四方。”
厅堂中格外安静,静得甚至能听见屋外絮絮的雪花飘落的声音。
在场的所有人见识都不浅,他们都知道,清本大和尚说的这番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是取经啊,从世尊处得来的真经,又将真经传之四方!这可是大功德,大机缘!
他们也都知道,清本大和尚在开讲之前,为什么要先将这一段来历与他们说个明白。
清本大和尚这是要给这位净涪沙弥铺就一片稳固的台阶,让他能走得更高一点,更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