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好友看到他们了,他举起奖杯向舒衍宁致意,然后居然对着话筒邀请舒衍宁上台,舒衍宁最不爱热闹的,可也许是现场的气氛太热烈,身边的乔方淮又过于激动,他有些不愿意让乔方淮失望,所以慢慢站起来走上了舞台。
这个舞台不大,是在户外临时搭建的,夏天的风吹过来,草地上湿漉漉的气味伴随着灯光的灼热。
舒衍宁拥抱了好友,接过了他递来的吉他,这一刻,他真的想唱一首歌,只唱给乔方淮听。
灵坐在台下,他听出来了,这是舒衍宁写的《追光》,不同于被舒潜拿走的那一版本,这段音乐在宁静之下有隐隐跃动,这跃动像一根细线,把所有人带向上空,甜蜜的风和草香成了心动的挂牵。
乔方淮,这是我为你唱的,你听懂了吗?
这首歌就像爱你这件事,温柔之下是我掩饰不了的渴望。
学校里有不少华人,他们在国内时曾惊叹过舒潜的《追光》,然而今天谁也不能否认,这才是最好的,最合适的《追光》。
有人拿起手机把台上的歌声录了下来,然后打开微博,分享了舒衍宁和他的音乐。
这不过是一场临时起意的特殊告白,舒衍宁和乔方淮都没想到,第二天舒衍宁唱歌的视频会被挂上热搜,其实凭借几个同学的传播是不至于有这样的效果的,只是有唱片公司之前给手底下的歌手买了他的歌,正处于包装阶段,他们不介意先炒作一波,在风头之间推出自己的歌手,词曲作者先火了,新歌能不火吗!
看到热搜时,舒衍宁心里有一瞬间的不安,可是他对自己说,没关系的,不会有太多人注意到自己这首曲子和舒潜的关系,可是事态慢慢还是走向了不可拾的地步。
有音乐爱好者敏锐的察觉到这首曲子的旋律走向有舒潜转换风格后的代表作《追光》的影子,尤其是副歌部分,既不能说是改编,也不能用模仿来简单的概括,很明显这是一首新歌,如果非要定义,那只好借一个有贬低之意的词语抄袭!
可是乐曲中那些出的部分是绝对高于原作的,如果有能力创作出这么棒的东西,还有抄袭的必要吗?
有人忍不住了,发布了自己对于两首乐曲的详细分析,吃瓜群众们各执一词,顺着他的意思就说到了舒潜近些年的作品,在胡乱猜测和互相逗趣之间,迷雾渐渐散去,真相藏在一张薄纸背后,这纸渐渐不堪一击了。
直到有一天,有网友无意间说道:“瞎猜什么猜,难道还能是舒潜抄了他的东西?舒潜是谁啊,需要抄别人吗?”
后半句话自动被屏蔽了,新的猜测从他的话里衍生出来。
接下来大家顺理成章的查到了唱歌人的名字。
舒衍宁!也姓舒,这不就是很久以前舒潜被爆出的那个私生子吗?
所以到底是谁抄的谁呢?
流言开始愈演愈烈,很快的连娱乐记者都开始搅和进来了,舒潜心虚,甚至怀疑这事是儿子自己导演的好戏,记者不过问他一句:“听没听过你儿子在网上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