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见君站得离两人不远,听力也非同一般,对于两人的交谈一句没落下。
其实刚刚江秋萍那个问题也是他想问的问题之一,既然答案已出,也就失去了提起的必要,不过白见君还有一些问题,他对上李意阑的视线说:“算有吧。”
“白骨不比大活人,带尾巴的线缠在身上要往回缩也就缩回去了,可白骨身上骨节纵横、凹凸起伏,那个木手很难保不会卡在节骨眼上。根据信中的办法来看,成功的机会应该是五五分,但对于一个这样缜密的计划来说,幕后者的显然更倾向于万无一失的手段,因此我以为,这猜想可行,但是有漏洞。”
他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李意阑已经自发在心里为知辛找好了借口。
他暗道知辛又不是主谋肚子里的蛔虫,能猜到这个地步,不管可不可行,都已经值得人交口称赞了。
但做人终归得实事求是,既然发现了漏洞,事不宜迟,李意阑立刻让寄声去把于月桐的白骨又请了过来。
糖球是这会儿是来不及做了,众人削出四个形似的小木楔临时替代,接着按照知辛的思路捆在了白骨的四肢骨上,开始尝试卡不卡的问题。
然后事实证明白见君的问题提的堪称一针见血,木手和骷髅的表面都不平整光滑,五次里就有三次会卡住,后来陆续又换了一些走线的缠法,还是没能找到窍门。
唯一的安慰就是王敬元那边的字终于熏出来了。
李意阑将他拼凑起来的纸条拿过来一看,眼皮瞬间就跳了一下。
纸条上只有寥寥的六个字:事毕,伺机撤离。
衙门这边正查得如火如荼,这关口刺客的上线那边,得是什么样的事情完毕了,才能这么无所畏惧地将安插在饶临的暗桩和阻力给忽然撤走?
他们是不在乎暴露?还是笃定线人撤走之后,朝廷根本查不出什么?
然而事实上他的猜测都错了,在十二月十八日这个暮色降临的夜晚,隔着上千里的距离,第六桩白骨案凭空出现在了江陵层层宫墙之内的仙居殿里。
当时皇太后正在出恭,如意桶内却忽然如同泉眼一样涌出了无数水泡,澎湃的水泡直冲而上,吓得太后直接从桶上跌了下去,之后,又一架白骨就从沸锅似的水中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写下了一个绿色的“冤”字。
不过这一切,今夜离饶临这个城池都很遥远,李意阑还在埋头苦思,一名狱卒忽然从院外疾步而来。
“大人,有发现!那个哑巴,他、他是个太监,并且也会说话。”
第52章旧案
十八日深夜,江陵,仙居殿。
如意桶里凭空冒出一具尸骨,事发时太后吓得屁滚尿流,可等白骨停止动弹之后,她镇定下来,又因为失态变得怒不可遏,以杖毙的严刑逼着几名奴婢忍着恐惧和恶心,生生将那具死人骨头从便溺器里拉了出来。
神出鬼没加上会写“冤”字,明显就是白骨案的特征。
在几桶水的草草冲洗过后,太监颤颤巍巍地端着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