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之心下好奇,下了榻,启了门便往正院走来。谢无陵入了冬,大概是旧日膝伤的缘故,步子都迈不到多大,更不遑论要追上羡之,只唤了宦奴儿先他一步带上风裘追那孩子,而自己则慢悠悠地扶栏走来。
待他走到正院时,正瞧得宣城满面酡红,在院里撒着酒疯,要拉着羡之喝酒,还不允得赵祚回护。
赵祚眉头的愁云愁来,连目光都阴了,满院宦奴儿大气不敢出,偏宣城置若罔闻。
谢无陵咬了咬牙,尽力迈了正常步子上前,出声道:“宣城主,可还安好?”
宣城闻了谢无陵的声儿,揽着羡之的动作滞了滞。而后放了羡之,二话不说便走上前来,攒紧了谢无陵胸前的衣襟,扬手就要一拳打来。
长乐自那日在新园吃宴后便待他不如往昔,起先是爱答不理,待到羡之生辰,更是要这场情爱无疾而终。
宣城不信无疾而终,他自幼便听说昭行人最擅的便是先礼后兵。杏林山溪前,谢无陵是先礼了,而后就是让长乐来做那个“后兵”的人?
宣城无所适从,只好将心头的那点怨都转嫁到谢无陵的身上,他甚至忘了,当长乐问他,敢不敢去长明求一道赐婚旨意,旨上求他宣城与长乐结为连理时,是他先沉默了,是他先认可了这事本就是天方夜谭。
最后拳头还是没有落在谢无陵身上的,但不是宣城放了,而是赵祚抓住他的拳头,拦了来。赵祚手下使了大力,换得了宣城一时的清明,冷声道:“宣城,你失态了。”
说罢便将宣城的手甩开了去,又回身叫了羡之,去将那枝梅领了,带谢无陵回屋。
只是话还未吩咐完,便被宣城突如其来的哭声打断了。
他循声看去,宣城蹲下了声,捂着头,痛苦着。谢无陵抬手轻轻拍了拍他身侧赵祚的肩,赵祚顺势让了身。
谢无陵理了理衣襟,又吸了口冷气,适应着院了的寒。大概寒有寒的好,至少不至于头疼脑热。
谢无陵从容不迫挪着步子往院中座上,唤了那梅树下站着的宦奴道:“将梅枝给王孙吧,再去抱几坛酒来。”
宦奴儿将目光投向了赵祚,赵祚颔首道:“按谢小先生说的做吧。”
“羡之,”谢无陵见宦奴去抱酒了,这才回了头,道,“梅枝也讨了,我们打个商量,回园子帮我寻个物件可好?今日走急了,忘了。”
羡之颔首,跑向了谢无陵身边,听着他的吩咐,离开了府上。
不大的正院里,只余下了他三人。宣城仍在原处呜咽着,赵祚立在宣城身前,未出别的话,直到宦奴儿将酒抱来,放到了石凳围着的石案上。
“来吧,难得吃酒,还不尽兴?”谢无陵头也不抬地拍坛拆封,话也不知是对赵祚说的还是对宣城说的。
赵祚先迈了步子,挨着谢无陵落了座,故作没心没肺道:“莫管他。这梦生酿他不爱喝便算了。”
“喝。”宣城闻声,突然起身踉跄着走了过来,“这酒得喝。”梦生酿,听江湖的传言,说这顾名思义,喝了便入梦,梦里尽所想。他一直想求来着。沈家曾有一坛,送给了赵祚。那时赵祚才得这酿时,他便去追着赵祚说,何时开坛定要叫上他。
那时求一坛梦生还是想求一个天高水长,长乐伴生;今时所求,却只有一个遥见佳人芙蓉面。
谢无陵看见赵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