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安侯府用过晚膳,贾瑚抱着一大堆的“作业”回去了。
杨柳和沈暄坐了好一会儿,才说,“瑚儿拿来的那些甜食当真不错,尤其中那个巧什么的,很合我的口味。”
“这有什么,我听说那个是瑚儿的人从海外弄来的植物做的,我若喜欢,明儿让他拿种子来,咱们让庄子种,以后再找他要做法,你什么时候想吃,就可以什么时候吃了。”
杨柳摸着下巴,“那多不好意思。”
“有何不好意思的?那孩子又不是个小气的。”
“也是,是个好孩子。”杨柳很赞同沈暄的话,继而叹道,“怪不得顾相对这小外孙夸赞有加,果然是个好的。”
沈暄乜了他一眼,“何须羡慕那老爷子?如今瑚儿不也是咱们的徒弟了?咱们两个也不可能有子嗣,这么个贴心乖巧的小徒弟就是儿子了,你还怕他跑了不成?”
杨柳笑容得意,“很是!”
“忠义郡王又找上你了吧?”
“嗯,还是说的先前那些,烦!”
杨柳轻笑:“瑚儿似乎不怎么待见他,往后还是远着些的好。”
“我知,咱们是瑚儿的长辈,必须为他撑腰!”
“嗯。”
……
临近月底,又到了他们一月一小测的日子。苏远觉得有些淡疼,他虽然拼命的进了二阶学堂,却还是感觉十分吃力,要不是还有几位学霸级的小伙伴时不时的给他开个小灶什么的,只怕早就又回到三等学堂去了。
“哎,也不知是哪个杀千刀的,提出什么月考,半年考,年考的,往日只需要在进学时才考试,现在可倒好,每个月都要来这么一回。”苏远泄愤似的戳了一下碗里吃食,恨恨的道。
那个杀千刀的贾小瑚:……
顾砚偷笑的看一眼贾瑚,“我倒觉得这样不错,如此一来,还可以时时了解自己进学的程度,多好。”
秦岚:“可不就是,咱们国子学倒好,像太学,四门两家的学子却是受益不少,至少他们在备考时,可以更有针对性。”说到这里,他指了指贾瑚,说,“每次瑚哥儿的卷子都拿去给顾相爷和杨先生点看,他二人的点评可比什么夫子的评价强去多少。你都不知道,前日我那远房姑母求到祖母那儿,让我抄一份瑚哥儿的卷子给她的宝贝儿子参详呢。”
秦岚直摇头,他不过是秦家一个不受宠的庶子,根本入不了秦家主事者的眼,在秦家过得有些艰难。如今却因着和贾瑚成了好友,更是和四王爷和卫世子有了交集,日子倒是好过不少。
杨旭道,“这事儿我也是遇到了,”下巴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胖墩,“瞧见没,今儿早上他爹还拉着我套近呼呢。”
那胖墩却是兵部侍郎的嫡次子,和安宁侯杨家有着七弯八绕的远亲关系,那位兵部侍郎居然舍得下脸面和杨旭一个小辈套近乎,就为了要一份贾瑚的卷子,也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