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贵族的存在以及相互之间蔚然成风的攀比,使得建安城在于经济和文化上达到了空前的繁华。
街上随意可见的寻常百姓都会含着温文尔雅的笑,谨守着礼仪风范。那样的场面不可谓不令人感到舒服。
但也有不好的一点,纵使每个人的文化水平以及涵养俱都提高,但促使他们如此做的却是攀比。
世家如何变动便会引来建安城中的百姓争相模仿,而世家最大的变动便是各种奢华的装扮以及比富。
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极大的浪。
便如同谢氏和崔氏两族之间的争斗,这两族随着五年前谢氏嫡长子的逝去以及岭南道那栋金山银山而陷入剧烈的明争暗斗。
那种明争暗斗已经剧烈到影响朝中分派以及城中百姓的分派和跟风。
如同前几日,谢氏一个旁支同崔氏的一个旁支斗富,竟当场焚烧价值千金的沉香奇楠。那沉香奇楠足有五斤重,足够一贫民人家一生不愁吃穿。
沉香奇楠燃烧后的香味几乎笼罩了半个建安城,据闻香道爱好者闻之大叹此举焚琴煮鹤。但也有名士称赞此举豪壮率性,不失为一风流人物。
那个旁支赢了崔氏,回去后当即得到家主的赞赏并赐予他不低的官职。
而斗输了的崔氏则于第二日在清河馆宴邀建安名士,于筵席中场焚烧龙涎香一斤。
须知那龙涎香珍贵至极,一两便达千金。便是皇宫中也不见得有珍藏一斤的龙涎香。
这一下,崔氏是真正把谢氏斗倒,毕竟谢氏以清贵闻名,倒真是拿不出龙涎香那般珍贵之物。
崔氏谢氏所为引来建安全部的注目,赞扬者推崇者有之,不屑者忧虑者亦有之。但不可否认的是,两族的争斗引来了全城百姓的争相模仿。
两族在城中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王朝的影响力,便是身为皇帝的明宗帝也不见得有谢氏或是崔氏家主一句话有号召力。
谢氏于财势上斗不过崔氏,便转而于人物风采之上。将家族子弟塑造成许多风流人物,引来全城男女老少的争相模仿。
其中尤以三年前突然被接回京都中的谢氏嫡灵子谢安道最为引人注目,追捧者爱慕者众多。
那谢安道原是身体孱弱之人,道是天上仙灵下凡。那干净澄澈的人便该养在深山里吸日月灵气。
故而谢安道直到三年前才突然从深山里被接回京都谢氏,一出现在京都便轰动了整个京都。因谢安道的美实在太符合西燕人的审美,孱弱蕴满灵气、容貌娇美若仙灵。
再加上高贵的身份,淡淡忧愁的气质以及才情迅速让他在京都中声名鹊起。
便连皇子公主都乐于结交谢安道,那淮南王齐白瑾可不对外称着唯谢氏嫡灵子是他的知己。
能得建安才子赞不绝口的称赞,足见谢安道才情。
再有明宗帝最为宠爱的公主永宁公主也和谢安道交好,这谢安道可谓是谢氏中与他父亲可比肩的人物,名声不低。
对于听来的这些传闻,窝在马车里的二爷眼也没睁开的冷哼:“才情也罢容貌也好,都是虚弱的东西。怎么听也像个绣花枕头,到底比不过我家阿韫。”
谢安韫正煮着茶,闻言手也没颤一下,眼皮子也没抬。半点不为所动。
也不是他冷血,起先听到他是挺感动的,毕竟他前世输与谢安道太多。然而当二爷天天说,而且用的是略带着嫉妒和深深的不屑鄙视。
谢安韫的耳朵都快长茧了,到后来自动不去听。
他心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