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娘也欣然同意,卖牛肉面,原料也好找,村里就有一家专门制作面条的,从他家买面条也方便,牛肉市场上也随处可见。
原料解决了,接下来要改进的就是口味,姥娘在市场上买了新鲜的牛肉和牛大骨回家,文蓉和姥娘就开始试验。文俊和文静在家里乐开了花,这几天家里每天都飘着牛骨头汤的清香,伴着大块的红烧牛肉,家里的伙食是直线上升。
试了几次,终于确定了配方,煮出来的牛肉汤,汤头清亮,香而不腻。大块的红烧牛肉软烂爽口。文蓉煮了几碗面,浇上自制的辣椒油,撒上香菜,大家吃了都交口称赞。三奶奶夸道:“这个牛肉煮的好,我这个牙口不好的,都能咬烂,也不塞牙,这个肯定好卖。”
姥娘也很高兴,和文蓉商定过几天就开始卖面。文蓉和姥娘商量再请一个人:“姥娘,如果卖面条的话,还要有一个人专门煮面,你和刘婶子两个人也忙不过来,还是再找一个人。”
姥娘有些犹豫,现在店里的生意是比以前好了,可是能省还是要省的,毕竟花钱的地方多了。文蓉看出姥娘的心思,劝道:“姥娘,你别想着多一个人多一份工资,你要想着要是人多的时候,你们忙不过来肯定要丢失不少客人。”
姥娘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就在店里又招了一个人,同时把牛肉面也一起放在店里销售。
这一阵子忙秋,文蓉每天跟着忙活也是觉得累,在学校里神就有些疲惫。文蓉没有想到老师也关注到了她的变化,这天大课间的时候,班主任杨老师把她叫到了办公室。
杨老师也是学校的副校长,有着一间单独的办公室,文蓉一进来,杨老师就放下了手里正批改的作业,笑眯眯的向文蓉问道:“江文蓉,最近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吗?”
文蓉有些迷惑:“没有啊,杨老师。”
杨老师思索了一下和文蓉说道:“你家庭的情况老师都看到了,老师看的出你是一个刻苦学习的好孩子。如果生活上、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和老师讲,如果能够帮助你的,学校会尽量想办法。我这里有一份申请表,你拿回去填一下,再去村委会盖个章,这样学校就可以减你的部分学。”
文蓉知道老师是好意,可她并不打算申请:“杨老师,虽然我是一个孤儿,可我现在并不困难,我自己还是能够承担的起学习的用的,这申请表我就不填了。”
杨老师见文蓉执意不肯,也就没再勉强,又问了问文蓉学习上的情况,得知文蓉最近神不太好是因为帮着家里忙秋,才放下心来。
回到教室,严伟很是兴奋,一直在追问文蓉:“老师找你干什么呀?是不是因为你最近表现不好呀?怎么处理你呀?”
文蓉不胜其烦,冷着脸问他:“和你有关系吗?有这个时间你先管好你自己就行。”
严伟见文蓉板着脸真的生气了,也是一愣,主要是他这个同桌子从开学以来一直都是好脾气,说她什么她都不计较。他张了张嘴想再说点什么,可文蓉早就在一边认真看书了,并不搭理他。严伟也觉得没意思,默默地趴在桌子上转着手中的钢笔。
放学回家的班车上,严伟又和程磊吐槽:“那个江文蓉有什么了不起的呀?今天老师叫她去办公室了,我好心问一问她,还不愿意说,谁爱打听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