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
“相国大人,你喝口粥吧。”有一个胆子大的,端着碗躲过了侍卫队的人形锁链,冲到了囚车前面,将一碗粥通过栅栏放了进去。却立刻被侍卫拖出去了。
相国大人这才睁开眼睛,瞧了那碗一眼。
他徐徐四顾,瞧见百姓们都在,他忽然大声疾呼:“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你们等着,等着吧。是我错了,是我错了!”
他的声音,更多的是后悔,是忏悔!
唐白知道他后悔什么,他后悔的,是用三元丹救活了皇上,可是,却赔进去了那么多的人命。
从前,相国大人与大皇子朝堂不和,不和的是术,从不是道。
为君为臣者,所谓道,是为国为民。这一点,他们从没有矛盾。
不管是天津大灾,还是黄河决堤,他们从未因为是否救济灾民,而产生矛盾。
他们争论的,是术。如何救济,银子从哪里来,是派谁的人去?
所以虽然他们每日相争,但是天下太平,百姓还是安居乐业的。
皇上醒了,大兴土木,糟践人命,国库里用来救命的银子,像流水一般哗啦啦流出去。
可是,却一颗米也没有到百姓嘴里。
他全部用来满足自己的奢华yín靡,一己私欲。
相国大人,他后悔了。
大皇子被罚面壁思过。
然后他忍不住力荐六皇子为太子,本以为这是皇上属意的,多少会有一线生机。
可是,皇上却似乎不记得了,不记得他曾下过密令,令扬州总兵唐子文,拥立六皇子,回京勤王!
不,不是皇上不记得了。是他,是他老糊涂了才是啊。
真是老糊涂了。
他一直不喜欢大皇子,认为大皇子嚣张跋扈,刚愎自用,他比大皇子年纪大了一轮有余,大皇子对他却没有丝毫尊重。
皇上病了,大皇子愈发目中无人,监国时也是一意孤行。
他忙启禀了皇上知晓,叹大皇子不是治国之良才。甚至,为了让皇上取信于他,他谎称在刘太医给皇上开的药方里,发现了不好的东西。
皇上对大皇子大感失望,叫他想办法。
他提议了六皇子。
当时皇上是不同意的。
可是,却真的害怕大皇子谋害自己的性命,逼宫禅位,因此,皇上勉强同意了六皇子,并且,钦点了唐子文。
唐子文是自己的门生,相国大人自然以为,皇上是全心全意答应了自己的要求。
没想到,唐子文被大皇子盯上,在接了皇上密令,正要起兵行事的节骨眼儿上,发觉实在不能成事,居然自尽了。
而皇上此刻已经完全昏迷。
他无法,这才全力拉拢六皇子。
只可惜,六皇子对他的好意,是视而不见。
他又无法直说,皇上不喜欢你大哥,更喜欢你!
那不是祸起萧墙吗?六皇子羽翼未丰,一旦起了心,必然被大皇子察觉,被他所灭。
甚至,连自己都不能幸。
只能暗地里筹谋。
可是大皇子越逼越紧,大有皇上一驾崩,他就有登基之意。
相国大人多害怕啊,害怕他登基后,第一个拾的就是自己。
他想到了唐子文的孤女,唐白提到的三元丹。
死马当作活马医。
没想到啊,皇上居然真的醒过来了。
可是,醒过来的,还是原来的皇上吗?
原来的皇上,励图治,勤政爱民。
醒过来的皇上,是换了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