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不语,只笑了笑,径直翻身上马,往蜀王府邸去。
三月,长安早就忙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有一种传言以极快的速度在世间流转。说那惊世天才张神医发现蝗虫具有药用价值,有大补功效,正着手培育,且要购一批。而此种传言,又被各地的大夫证实:蝗虫确实具有药用价值。
“呀,那玩意儿还有药用价值?”
“街口的李大夫是这样说的。”
“可,这东西,不是天神降下的么?”有人担忧地询问。
“什么天神降下的?人张神医可说了,就是生育里极强的虫。”周围有青年鄙夷地回答。
“是呢。前几天,朝廷的格物院还派人讲解蝗虫的什么知识来着?”一名缠着花头巾的妇人扭头问另一妇人。
“关于蝗虫的科普知识。对,科普知识。朝廷来的人就是这么说的。”那名妇女朗声回答。
一作书生打扮年轻人,提了提腰间的佩剑,凑到人群里,问:“这格物院不是还没正式建立么?怎么就派人讲解蝗虫了?”
“朝廷重视啊。你瞧我们现在人人都吃得起盐,这不就是格物院在蜀中发言盐矿,研究了新的制盐法,才让我们普通百姓吃得起制的盐么?”有个年轻人插嘴道。
一时之间,市井百姓的话题已从蝗虫药用价值、蝗虫科普知识转到了格物院的贡献上了。
这般议论纷纷,随后,一群人皆去西市听科普蝗虫。讲解蝗虫知识的官员亦是经过选拔,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竟科普知识讲得声情并茂。将蝗虫的生活习性、繁殖过程皆讲解透彻。
“原来是这样呀。”众人了然大悟。
“如今大家知己知彼,定可百战不殆。今春干旱,天气湿热,正适合蝗虫繁殖。各位亦见识过蝗灾,如今,我们就要防患于未然,将蝗灾掐灭。”那讲解之人朗声说道。
群众情绪高涨,说发动全家老小,定要将这小虫扼杀在刚出土状态。()
第三百三十四章捧杀
讲解之人对于群众反应很是满意,在看人群激动一番后,他就将朝廷政策宣布。
朝廷政策应对蝗灾,说大凡能击杀刚出土的蝗虫,必能论斤两一定比例的租税,击杀蝗虫到一定的数量,还会获得朝廷的银钱米面补偿。
“呀,刚出土的蝗虫啥样啊?”有人问,似乎已经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科普之人少不得又拿出上面发下来的图展示给百姓看,百姓们恍然大悟。
这科普之人看情况较好,拍了拍额头,觉得自己没有对不起朝廷嘱托,甚为欣慰。
然后,他命人将击杀蝗虫的相关补偿税政策贴到告示栏。同时,也告诉民众,朝廷还会评选出全国击杀的十佳能手,到时候有丰厚奖励。
群众一听,更是激动,有很多人恨不得马上就搬去蝗虫出土之处等着蝗虫们出土。
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不是蝗虫,这是白面好米,这是黄金。
这样的讲解在每个小城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