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房产。母亲也极有手段。随便一番计谋,杨氏六房就富足得不得了。
曾经想要的穿金戴银,出入华丽车辇。全都实现。而今,唯一发愁的便是年岁已大,若再过几年,朝廷再出个什么政策规定多少岁必须出嫁,那就是父母也留不得自己了。到时候,若还没有如意郎君,自己也只能草草了事。配个不如意的。
杨如玉自视甚高,家世、容貌一等一,才学也不输给很多人。就是家族里公认的杨氏元淑。她也是不瞧在眼里的。
可偏生的,自己生在杨氏六房,无论如何夺目,她都觉得在自家小妹面前黯然失色。
先前。蜀王来此地。眼中只有小妹。她好一番嫉妒,后听云珠说起小妹与那蜀王是旧相识,她也就释然:人家毕竟是旧相识呀。
至于那几个世家子弟,柴家公子看起来就不舒服,至于程咬金的儿子到底是粗莽武夫,不是杨如玉所中意。那秦叔宝之子倒是知书达理,但她几番暗示,人也没甚意思。再者,她从前听闻秦叔宝虽有赫赫战功。但到底属于瓦岗寨旧部,即便后来归顺秦王府,到底不是秦王府亲信。在当今陛下那里也得不到重用,因此,杨如玉也作罢。
当然,那时,杨敏芝也打趣过她,姐妹俩在闺房里闹作一团。杨敏芝就扑在杨如玉身上,悄声问:“长姐,你瞧那几个都是世家子弟。家世不错,你却是瞧上哪一个?”
“你这丫头不害臊。提这事。”杨如玉被说破心事,脸滚烫滚烫的,撇嘴回答。
杨敏芝嘿嘿笑,说:“阿娘可记挂你婚事呢。无奈这蜀中偏远,虽有贵族,到底配不上杨氏身份。原本母亲也中意张氏一族,但张氏一族,一来门第不够高;二来,那张嘉曾在洛水田庄向我求亲,怕长姐不自在。因此,母亲作罢。”
“那位,我不喜欢。虽也是翩翩少年,豪门子弟。但瞧人的眼神颇为防备,阴森森的颇为渗人。”杨如玉摇摇头。想起自己初见那张嘉,起初只觉这人浑身散发出一种让人不自觉退避三舍的冷冽,之后再看他的眼神,那一瞬间,杨如玉只觉得眼前这少年似乎对自己怀着很深刻的敌意。
杨如玉不由得后退几步,即便隔着觥筹交错的人群,她还是觉得应该避开此人。
“河东张氏也好,蜀中张氏也罢,都不如弘农杨氏地位高。”江承紫撇撇嘴,一副“他配不上我长姐,我长姐最好”的神情。
杨如玉笑笑,姐妹俩并排躺在床上说起那三人。她委婉地表示自己瞧不上,希望自己的夫君至少得是王侯公卿。她不知自己这番要求,这个小妹会不会暗地里笑自己不自量力。但她清楚,对这小妹说了,自家母亲就知道。那母亲至少也不会为她找个差劲的。
但蜀中毕竟是蜀中,天高皇帝远,哪能如同长安。王侯公卿满大街,世家子弟到处是。好不容易来一个蜀王,只中意自家小妹,她一颗心如同火烧火烤,不知何时会有好事近,尤其是她觉得自家虽然好转,但杨氏六房似乎一时半会儿离不开这偏僻的小县城。
杨如玉的心如同在火上慢慢被炙烤,直到圣旨到杨氏六房。她起先以为是朝廷下圣旨让杨氏六房回去,结果不是。再看看那宣旨之人,却是粗鲁武夫。
杨如玉颇为失望。却不料当夜,听闻那粗鲁武夫身旁之人竟是长孙无忌之子,杨如玉顿时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然而,她是大家闺秀也不好与母亲说出心意。再者,弘农杨氏与长孙一族原本就不对盘,属于敌对阵营。一夜辗转,杨如玉越发觉得这将是她最后的机会。所以一大早就盛装打扮,仔细描眉,衣裳一身一身地换,最终选一套不轻浮又惊艳的着装。
听闻长孙去参观小妹的花圃,她便款款而去。成败在此一举,她那样惊艳出世,可眼前的少年言语之间似乎跟自己小妹更亲昵,一口一个“阿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