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当日小九摆设九霄盛宴的地方。
秦桑坐在马上,遥望着不远处的山林,并未勒停身下的战马,只是坐在缓步而行的马上,静静的望着。
思绪像是回到了那一夜,密林之中,月色之下,萧何对卸甲归田后的生活有无数畅想,他侃侃而谈,那些话语,第一次勾起了秦桑对未来的期待。
往事历历在目,故人音容未散,却又仿佛只是黄粱一梦,梦醒时,山峦未转,草木依旧。
应清在她身旁,看着她平静却又仿佛出神的模样。
长久以来的一路上,秦桑几乎未发一言,应清也就任由她沉默着,不去打破。
他知道,很多心结是无法开导和规劝的,就如当初他选择陪伴秦桑走上复仇之路一般,如今,他也选择继续陪伴她,慢慢走出伤痛的泥沼。
时间会冲淡一切,他知道,就算最终无法治愈,伤口也会因为反复的疼痛而变得麻木。
回到京中后,他们几人先是入宫面见了恒王。恒王对秦桑大加赞许,欲年后再行封赏。秦桑只依礼谢恩,并未多言。
在一众朝臣眼里,她这般宠辱不惊称得上大气,而一边的应清却很明白,她本就不曾将那些放在眼里,更谈不上有何欣喜。
年关将至,天气渐渐回暖了起来。
自秦桑回朝,百官接连不断的前往松雀府道贺,府外的门槛似乎都要被他们踏破。
应清将那些道贺之人一一拦下,草草应付过去,他知道此时的秦桑,没有虚与委蛇的心情。
她常常呆立于院中,看着一株海棠,一站就是一天,又或是坐在长廊里,看着廊下池中的鲤鱼,静静出神。
这些天里,无数的过往一点点清晰的浮现出来。
她看见海棠,便想起了萧何劝她服下子汤时的那些小伎俩,看见池鱼,便想起了小九第一次跟随萧何来府中的情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触景生情,大抵也就是如此了。自古以来,人们从来不惧怕尽情沉浸在悲伤的泥沼里哭天喊地,鬼泣神号。人们往往最惧怕的是,明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却忽然在某个瞬间涌现出一段清晰可辨的过往,在平静的水面激起一丝涟
漪,圈圈蔓延舒展,继而寸断肝肠。
斯人已逝,留下的,不过只有漫长的回忆。应清从不打破这样的寂静,只远远看着她,等着她,等她终有一天,走出心中那片沼泽。
正文第一百九十三章心生退意,宫中赴宴
年尾的最后一日,秦桑如往常一样坐在府中的长廊里盯着鲤鱼出神。
宫里传话过来,令秦桑晚间入宫,出席宫中家宴。
应清没有打搅秦桑,直到午后,才走进了长廊中,坐在了秦桑的身旁。
“桑儿。”应清轻声唤道。
秦桑闻声,这才发现应清到了身旁,努力勾起一抹浅笑:“师兄。”
应清看着她那强挤出的笑容,心中有些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