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阑,望其多加劝说,可师父却回信说,南渊此次出兵行军太远,粮草供给不利,要连允耐下心来,再将北征一事缓一缓。
他等了又等,却等来了秦川新将上任,率军出征的消息。
这一下,他便由攻变成了守,一时间,心中很不是滋味。
连允看着面前跪着的传信小卒,出言问道:“他们到何处了?”
小卒低着头,抱拳如实回禀道:“今日傍晚,已至奉城城外。”
连允眉头一皱,疑惑道:“城外?”
“是。”小卒继续答道:“距奉城大约还有三十里处,整军驻扎,似乎没有要进城的意思。”
连允略一思忖,抬手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小卒起身弯腰而退,连允依旧眉头紧锁。不进城?为什么?
要知道,大军在野外驻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势需要选定,大帐需要搭建,搭营造饭那可都是一番功夫。距奉城不过三十里,却不选择入城,而要在城外驻兵?
连允想了许久,也未理出个头绪来。
“连允,咱们是不是又要出兵了?”门外一人大步走进,眼中放光,一脸兴奋。
连允抬头看去,见来人是木十六,也未搭理,又低下头继续思考了起来。
这个木十六,算得上是连允身旁的得力战将,年纪比连允虽小些,却有一身的好功夫。自从连允进入军中,他便一直与连允并肩作战。除了战友,更有兄弟之情。
木十六见他这般神色,也觉得十分奇怪,到他身旁坐下,手肘戳了戳他的胳膊:“想什么呢,都不理我?”
连允咂了咂嘴,吸了口气说道:“方才到前方探报,说是秦川大军到了奉城附近,但却没有进城。”
“哦?”木十六一听,也是有些疑惑:“他们离奉城有多远?”
“三十里。”连允答道。
“那便有些奇怪了,”木十六偏头想了想:“只有三十里,却不进城,而在城外驻扎?那个什么……齐桑,莫不是个新手吧?”
连允侧目看了他一眼,重重说道:“秦桑,秦桑,跟你说几遍了?到现在连敌军将领的名字都记不清。”
木十六摆了摆手,眯了眯眼道无所谓:“哎,无妨无妨,反正到最后都得被我们一刀剁了,管他齐桑秦桑。”
“哼,”连允鼻中发出一声轻笑,斜睨了他一眼道:“你倒是好大的口气。”
木十六挑挑眉,无赖的一笑:“这是事实。”
连允翻了个白眼,回过头去:“行了,别在这跟我打岔,继续说刚才的事。”
“哦。”木十六撇了撇嘴,起玩笑的样子,点了点头。
连允手肘撑着案几,轻咬着拇指想了想,放下手道:“我觉得要说他是首次带兵所以犯这种错误,应该不至于。你别总把敌人设想的太简单,我总觉得,他有什么阴谋。”
“能有什么阴谋?”木十六依旧不以为然:“难不成他故意不进城,是要引我们过去偷袭?那也太蠢了吧?”
“那倒不至于,”连允摇了摇头:“奉城离我们还有段距离,我们怎么也不会傻到奔袭那么远,所以他所想的应该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