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三节课,化学老师天生哑嗓子,他发音的沙沙声让人更添一成睡意。
于乔困得直点头。
不止于乔,班上很多人都木木的。
有人敲教室门,有女声跟化学老师说话,于乔浑不在意。
直到化学老师拿手指点于乔,她同桌用手肘怼她,她才清醒过来。
门口站着两个初三女生,一个瘦一点漂亮一点,一个胖一点普通一点。
于乔认得她们两个,是那两个留宿男人的女生。
化学老师面无表情,示意于乔出去,这两个初三同学是来找她的。
于乔登时困意全无,下意识地把校服袖子往手肘处撸一撸,走了出去。
两个初三女生站在门口台阶上,于乔面对她们,没开口说话。
她在等着对方说明来意。
来人似乎没有明确的情绪,她们也没有说话。
站在台阶下面的人说话了:“你是于乔吗?”
于乔转过脸,看向台阶下面,是个20岁左右的男生,社会青年流行的斜流海,人挺瘦挺高的,黑色仿皮夹克。
面目模糊,但又很眼熟。
这人她见过,但只是“见过”,没有说过话。
她的班主任教语文,经常对成绩不错、努力学习的学生耳提面命:不要搭理那些“社会上的人”。
这人就是出入矿中的“社会上的人”之一,经常三五一伙,在校门口堵放学的学生,听说还有学生跟他们打过架,晚自习期间经常出没,还有一次,这帮人晚自习大张旗鼓地走进教室里来拉人。
初一二班班主任也很无奈,矿中的校风、学风她无力改变,班上有的学生她也管不了,只好本着“话我说到了”“修行看个人”的态度,跟学生们念叨念叨。
于乔也能感觉到,在矿中,不止学生怕社会上的人,有些老师也怕。
井水不犯河水最好,谁都不想惹事。
“我是。”于乔把整个身体转过去,居高临下看着他。
同时,初三两个舍友也看向他,她们跟他很熟,但她们没弄明白,她们熟悉的这个人,为什么来找个低年级小女生,而且偏偏是于乔。
“社会上的人”状态没平时那么放松,看清于乔,他甚至有些错愕。
他认出于乔来了,在此之前,于乔已经认出他来。
“毛利小五郎。”于乔暗想。
“这个声音怎么这么耳熟?半途被打断那次……会不会这么巧。”想及此处,他看向两个初三女生,三双眼睛无奈地再次确认了。
社会青年挠挠头说:“有人找你。”
于乔随着她走到校门口,那里停着一辆黑色发亮的车。
这车,于乔开学那天就见过。
那天,陈一天提着她的行李走在前,于乔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