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我也就满足啦。”
杨洋听了直想笑,看看小哥木着一张脸,嘴上答应道,“好。”
杨洋的假期到了初四就结束了,陪着杨爸爸和童佚鑫逛潘家园的任务就全权托付给了张起灵一个人,张起灵深深涌起了一股陪着老丈人、讨老丈人欢心的责任感。
潘家园这块地方常年人多,早就成了b市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不分淡季旺季不过大概下雪封山了,土货少了,生意会稍微冷清些许。
那儿的店铺是全年365天都开着,地摊铺就只有周末会开市,童佚鑫喜欢逛人家正正经经的店面铺子,加上双休日人更多,所以从没在周末来过潘家园。
这回张起灵带着杨爸爸和童佚鑫来,正巧是周末,童佚鑫围了条围巾,稍稍遮掩了下好歹自己刚跟个家喻户晓的小鲜肉合唱了一首如今家喻户晓的知名歌曲,辨识度总该比过去上升不止五个百分点了吧?
杨爸爸过去没来过潘家园,这是他第一次来逛,颇有几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那么大一个古玩集市,在s市可是见不着的,杨爸爸看哪个都觉得是真的,都手痒想买下来,但是看着自家儿子的那个朋友目不斜视地往前走,便也就忍忍先不下手。
“老杨啊,我跟你说,跟着那小哥走,才能真淘到好东西。”童佚鑫看出杨爸爸心痒了,一笑,他当年第一回来这潘家园,也是这幅模样,傻愣愣扔进去了大百万,买回来一堆高仿的玩意儿。
杨爸爸点点头,“诶,道理我知道,不过这光看着,让我摸几把也好啊。”
童佚鑫听了大笑起来,看到张起灵在一块小摊贩前停了下来,拉着杨爸爸大步走过去,“走,那小哥停下来了,估计有什么好货,有你摸得了。”
那个地摊铺是个连铺,隔壁三个都是他一家的,摊上的东西杂乱得不行,陕西的青铜货,新疆的白玉,曲阳的石刻石雕,衡水的鼻烟壶,杨柳青的年画,什么都有。
那摊主吊着个死鱼眼,嘴里抽嗒着根自卷烟,见人来了,也不过是翻翻眼皮子,算是搭理了。
“这儿的东西……?”童佚鑫下意识对地摊铺停留在仿制品一扎一堆的印象里,看到张起灵站人家铺子前光是看着,既不说话,也没什么动作,也吃不准他是什么意思。
“可以看看。”张起灵微微颔首道。
摊主看了看张起灵一眼,见是个年纪不大,长相白嫩的娃娃,鼻子里发出一声轻哼,翘着个二郎腿,也不招呼,手里转玩着三个铜球。
听张起灵这样说了,童佚鑫和杨爸爸便也不在意这不过是个地摊铺了,蹲下身翻看起来。
青铜器在古玩市场不少见,大多是些酒樽一类的大玩意,而这摊位上零碎得像从什么鼎上掉落下来的小部件反而少见。因为残缺了,所以价值就远不如一个整体来的值钱,一般店铺老板是不屑的。
发生这样的情况,要么是从墓穴里带出来的时候被磕碰伤了,要么就是被不懂行的新手怕大件带回来容易被条子查,故意卸下来的。
童佚鑫买这些古玩回来多是看自己的心意,对这些古玩的藏价值反倒不那么注重,看到这类少见的细小青铜器来了兴趣,选了几样,让张起灵看看。
张起灵接过童佚鑫递过来的几样东西,看了看断口,手指摩挲了两下,点点头,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