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契兄弟’之说,虽无律法,却有实例。孟阳性格温和,博学多才,有大家风范,与本王琴瑟和鸣,乃一代良人。敢问张大人,就因为他是男子,便要遭受张大人如此恶毒的贬低?”
“这……”
“张大人只说舍弟与惠王殿下的婚事有悖天理,但此婚约来太上皇钦赐,舍弟只是遵旨,何错之有?且同为男子,若让张大人嫁与他人,可心甘情愿,心无怨怼?试想,舍弟原本应该参加科举,在朝为官,抑或娶一良人,琴瑟和鸣,岂不快哉?身为男子,却以女子身份行事,他从无怨怼,遵旨出嫁,如今他与夫君恩爱,张大人却谴责舍弟欺君犯上,有悖天理?那么照张大人所说,舍弟自当与惠王分开,拼死反抗才是?”顾雨磬冷冷道。
凌宇晔和顾雨磬这番问话一下来,原本还理直气壮的张御史便无言了。因为太上皇知道,所以顾雨笙不算欺君,因为太上皇赐婚,所以顾雨笙只能遵从,否则抗旨不遵也是大罪。
有些人自然知道当今陛下与惠王达成了某些协议,而太上皇也默许了,因此此时再反对,只有坏处,因此聪明人们很识相地闭嘴,而有的人想说,却碍于身份,不敢说。剩下的则是或支持或无所谓的人了。
凌宇看着安静下来的百官,脸色缓和了些,问:“还有哪位爱卿有意见?”
“……”一片沉寂。
凌宇看向凌宇晔,问:“虽然孟阳身为男子为王妃尚有不妥,但此事既是父皇钦赐,朕也无话可说,不知三弟的意思是为孟阳求什么?”
凌宇晔:“回皇兄,臣弟只求陛下能昭告天下,臣凌宇晔娶安平侯嫡次子顾雨笙为妻,今生只有一妻,绝不再娶纳妾。请陛下成全!”
顾雨磬站在凌宇晔的身后,面无表情,只是垂下的眼睫下双眸中满是欣慰和感动,自己无法给的,终究有这么一个人能给,此生无憾了。
凌宇沉默,他始终不愿意相信凌宇晔冒着被自己猜忌暗害的危险,远赴千里平叛就是为了给顾雨笙正名,他自认自己做不到,这么一想,目光就自然而然地看向了殿下的某个人,看着那人倔强的身躯和没有表情的脸色,凌宇心中一痛,幸好帽子旒珠让众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好,朕答应你。”
“臣多谢陛下,陛下长乐未央!”
百官神色各异,太常丞忍不住出列,道:“陛下,惠王与安平侯次子乃太上皇赐婚,臣不敢有疑,但上为下之表率。陛下若昭告天下,万民定会盲目跟从,倘若世人皆娶男妻,阴阳混乱,男子与女子同院,乱了礼数,岂不是天下大乱?”
凌宇:“爱卿说得有理。”
“陛下明鉴。”
“既然如此,那么宣朕旨意,天下之人若有想娶男妻者,必定不准纳妾,需遣散家中侍妾之流,无论男女,且必须分家而出。再有,世人不许纳男妾、侍姬,以乱了阴阳。男子若出嫁,便如女子一般不得继承母家家业,更不能娶妻生子。否则以□□罪论处,斩立决。如此处置,爱卿以为如何?”
太常丞有些蒙,凌宇忽然这么认真仔细地说,好像早就打算好了一样,让太常丞也不得不顺着凌宇的思维思考,于是太常丞竟然觉得凌宇说得很有道理,便下跪谢旨。
只是,在暗中,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给太常丞射了多少道眼刀。
当然那些射眼刀的人,多少家里藏着戏子、娈童的就不知道了。
“既然如此,爱卿便仔细整理一份条例。”
“臣遵旨。”
于是乎,这道旨意与凌宇晔求的旨意一同昭告天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感叹凌宇晔的痴情,更有不少人感动于两个男子没有后代却还能在一起的真情。只有少数人赶快卖掉家里的戏子、娈童一流,生怕被人抓了把柄。
……
原本元宵节顾雨笙和凌宇晔应当进宫的,但凌宇先前下旨因为之前的黄河水灾和西南战事,便称皇家不必大过,宗亲也不必赶回来,给了赏赐,便各过各的了。
顾雨笙和凌宇晔走到河边,顾雨笙把手里的花灯递到凌宇晔的手里,笑道:“等我一会儿!”
凌宇晔看着顾雨笙眼中闪烁的灯火光,神色温柔,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