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的广场上的大理石地面上刻着全县的地图,先前两人外区置办生活用品的时候见到过。
于是两人决定先去广场那里看看地图,毕竟当年卫宁离开的时候还小,才8岁的,有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隐约只记得村子的大概名字。从村里的样子,卫宁到还是记得大概,一条小河从村里穿过,村里的人家在小河两岸依山而建。当时自己的家在小河一旁的半山腰上,父亲的坟墓就在家的侧后方,并不远。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县城都已经大变样,加上卫宁来县城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也只是妈妈经常说起这个地方,卫宁才敢肯定这里是自己曾经生活了8年的县城,不知道那个小乡村又变成了什么样?
萧晔看到卫宁的样子安慰道:“我们先找到这个地名,然后去看看。乡村一般比城市变化小一些,去了就能认识了。”
地图是刻在地面上的,面积很大。两人在广场上仔仔细细地找了半天,才把地图上标注的跟卫宁记忆中的相似的地名记录下来。
全县一共有13个地方,然后两人又结合地理位置,河流和山谷这些特征来找,最终锁定了3个村子。萧晔把纸笔起来,对卫宁说:“我们先找这三个村子,一定会找到的。”
确定了村子,然后他们就去县城的市场上买来香、纸、烛、鞭炮和一些祭品。在买东西的时候就跟店主打探一下怎么去那几个地方,然后一一记下来。
回家后萧晔做了一个路线规划图,希望能够尽量缩短时间。其中两个村子离县城相对较近,又有互相能到的路线,萧晔把这两个村子安排在一天;另外远一点的那个村子,安排在第二天。
毕竟乡村不比城市,交通是很不方便的,远一点的地方,去一个地方就没有时间再去第二个地方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就带着祭品登上了去第一个村子那边小镇的客车。
刚到镇上卫宁就觉得很不像,镇上的样子在记忆中完全没有半点印象。卫宁觉得会不会不是这里呢?
萧晔想了想,既然来了,就去看看吧。找人问了通往那个村子的路,好在也不远,萧晔觉得去看看,卫宁也点头答应。
萧晔想去叫车,卫宁怕花钱,觉得路程也不远,坚持不肯找车,要自己走进去。毕竟他们现在都没有入,那点钱还得留到找到工作。
两人在那里拉锯战了好久,最后卫宁说:“下一个村子咱们坐车,我也好久没到村里来了,走走挺新鲜的。陪我走走好不好?”
萧晔知道卫宁想省钱,心里特别难受,他也不想卫宁难过,也就不再坚持了。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就朝山村走去。
走出镇上,萧晔就说要背卫宁,毕竟他估计着卫宁的腿。
卫宁不肯上来,萧晔出门从来都是车辆出行,前呼后拥,威风八面的,让他跟着自己走路已经于心不安了,怎么能让他再背自己呢。
萧晔在卫宁身前蹲下来,笑着说:“老公这点力气还是有的,上来。猪八戒要背媳妇了。”
卫宁被惹得咯咯笑了起来,趴到萧晔的背上。
萧晔把卫宁背到背上,边走边说:“猪八戒背媳妇,猪八戒背媳妇!”
乐得卫宁一个劲地笑:“哪有说自己是猪八戒的,哪有这么帅的猪八戒。”
只是这个村子到底不是卫宁以前住的地方,下午他们又去了附近的那个村子,也不是。这一天算是白跑了。
回到出租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