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季春山没有再进山,而是开始为明日的集市做准备。除了磨豆子做豆腐香干,炒肉松做肉松饼外,他还用山里采来的一些新鲜板栗做了栗子饼,又洗了五斤山楂,去籽去蒂后熬成山楂酱,期间先加入冲泡粘稠的自制藕粉,再加入白砂糖调味,之后便装入瓷盆内放到了室外。
经过一夜的低温,第二日季春山起床查看时,一盆山楂酱已经凝固成糕状,色泽深红,还能闻到浓浓的山楂香气。
季春山切下一块,只觉手感软滑,入口后酸甜开胃,口舌生津,又给叶清岚和两个孩子尝了尝,果然都很喜欢,他便切下了四分之一左右留着家里人吃,其余的,则准备带到集市上去卖。
汲取了上次的经验,这回季春山只做了一板嫩豆腐,所以到集市时比上次早,还有不少靠前的空位,但他却依旧寻了上次摆摊的一颗大槐树旁边,刚放下板车,正在摆放样品时候,就有客上门了,还是直奔肉松饼来的。
季春山都没几句口舌,客人也没要尝尝样品的意思,直接就让他包了十块,然后心满意足的走了。
第一位客人走后没多久,季春山旁边的空位也来人了,还是老邻居,那位卖柳编的何老汉。
“大爷,来啦。”季春山笑着招呼了一声。
何老汉担着两头都摞着二三十个柳编的扁担,一见季春山也乐了,“大侄子今儿来的挺早啊。”
“我也是刚到的。”季春山笑道,说着上前帮何老汉放下了扁担,才看到何老汉身后还跟着个十来岁麻杆似的少年,肤色有些黑,看着有些老实木讷的样子。
不由道:“这是大爷的孙儿吧。”
“是啊,十二了,”何老汉笑着点了点头,又对少年道:“锁儿,叫叔。”
“叔。”叫锁儿的少年便愣愣地叫道。
季春山应了一声,还拿了块儿栗子饼给锁儿吃。
这锁儿不愧是何老汉的亲孙子,和何老汉一样,拿着饼咬了一口就不吃了,又塞到了怀里。
渐渐的,日头高了,集市上人流也多了起来,季春山又做了几笔买卖,就迎来了一位老顾客。
却是洋河镇李记杂货铺的老板娘冯氏,而且她还不是一个人来的,身边还跟了个容貌一般有些驼背的年轻妇人,妇人挎着了篮子,里面已经放了些东西,右手则牵着冯氏的孙子。
季春山估计,这妇人应该是冯氏的媳妇或女儿。
“婶子来了。”季春山笑着问道。
“季小哥,肉松饼可还有富裕,若没有我可不依的。”冯氏大着季春山一辈,二人相差了二十来岁,说话间倒是十分的随意。
“婶子放心,还有不少呢,婶子这次来多少”季春山道。
“还来二十个吧。”冯氏想了下,对季春山道。
“好嘞。”季春山应道,然后麻利的开始包肉松饼,等包好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