扉页,写着自二战以来牺牲的战地记者名单。
蝌蚪般小字,排满了整整六页。
他仔细的翻阅,最终,他听见普莱瑞思说。
“我知道那儿有什么,也知道我执意去拍会发生什么,但是我必须这样做,因为作为公共媒体人,我有职责、也有义务告诉那些生活在富裕国家里无忧无虑满脑剥削的冷漠看客、在伊拉克、有这么一群与他们除了所有财富外毫无区别的人、他们生活在炼狱。”
保罗的指尖从扉页滑落。
视线最终定格在普莱瑞思瘦削的脸颊上。
“你打算怎么拍?”
普莱瑞思从文件袋里又抽出了一张纸。
“都在纸上。”
保罗迟疑的接过,他以为这是导演阐述,可是似乎也太短了些。
但还是仔细的阅读。
从第一行文字开始,保罗就知道自己错了。
这根本就不是导演阐述......甚至连关于电影剧情的任何都未提及。
它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而就是这么一个不算起眼的,一张纸都不到的概念,却让保罗浮现出一个词天才。
他敢笃定,倘若这个概念真的成功实施的话,那么电影业自好莱坞成立以来的那一套惯用的电影划分体系将会彻底会打破!
而这位年轻的导演也会随着这部开创新时代的作品,超越如今所有的大师成为世纪第一位实验派大师!
可这个概念真的能成功吗?
保罗有些迟疑。
半个小时后后,保罗抬起头。
审视的看着普莱瑞思。
许久,道。
“你可真是.......不可思议。”
普莱瑞思静静的看着保罗。
捏紧了手中的纸,咬了咬牙。
“你要我做什么?”
“当我的随行编剧。”
“伊拉克?”
“伊拉克。”
保罗最终合上了采访稿。
叹了口气。
“给我几天时间考虑。”
普莱瑞思点了点头。
**
夜。
保罗又翻开了普莱瑞思的采访稿。
妻子苏珊娜亲了亲保罗的脸颊,问。
“你在看什么?”
保罗将采访稿微微放低道苏珊娜看得到的角度。
“采访稿?”
保罗点了点头。
“你看采访稿做什么?”苏珊娜有些疑惑。
“这是一位年轻导演给我的,她想将它拍成电影。”保罗说。
“用采访稿拍电影......她是想拍传记电影吗?”苏珊娜挑了挑眉。
“不是传记电影。”保罗答。
“那是什么?”苏珊娜有些好奇。
“我也说不清楚.......或许是一种新的电影形式。”保罗思考了会儿,答。
“新的电影形式?”苏珊娜眨了眨眼睛“我一直以为自从好莱坞成立以来电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