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叹了口气,挥手让他下去。
国事繁忙,他自掌权之后,就时常夜宿南书房,他也不传唤人来更衣,而是直接就这样穿着中衣坐到了书案前面。
桌上摆着两本折子,一本里面夹着张纸。
他打开没夹纸的那本,一行一行看过去。
玉罗刹暴毙,他悲痛欲绝,深感惋惜,再也无心国事,想要辞官归隐。
屁话。
再看石之轩的那份:陛下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了,没什么好教的了,辞官。
倒是直白。
小皇帝把熄了的灯烛燃起,这两封折子在火上放了半天,最后也还是没有烧掉。这时候烧也没什么意义。
他坐在椅子上放空,脑中胡乱想着,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觉得这是不可避的必然,觉得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哎……要是昨夜没跟先生置气就好了。
那样不欢而散,实在引憾。
他翻过萧昊那本折子最后,有一行单独留给他的字:
“相知,莫问。”
小皇帝合上了折子,把它们放进书房暗格里的木盒中。
天亮了,该上朝了。
书房内明明没有一个人,但他知道叶孤城在。
他对着空荡荡的书房道:“等这世道海晏河清,先生和太傅在江湖中也当含笑罢。”
事有过犹不及,萧昊如今权势、声望、威信都如日中天,他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见好就,很明智。
什么伴君如伴虎,什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们之间本没有这么生分。
也好,一代名相辅佐幼帝登基,至天下太平时功成身退,寄情山水,帝王放他的先生终于了却心愿,去掌管山河风雨;首辅交还给君王一个完整而繁盛的天下,去磨砺天子之剑。
皆大欢喜,当被引为佳话世代传颂。
小皇帝换上朝服,石青片金缘,绣着文金九龙,列十二章,间以五色云,八宝立水裙左右开。[注]
他推开南书房的门,迎着朝阳,身姿挺拔,一步步独自走向乾清门。
这一路从年幼懵懂到意气少年,那个人的手牵着他走过了巍巍宫城,走过了千里奔袭,走过了十一个寒来暑往,四千多个日日夜夜。
现如今,路该由他自己来走了。
“朕会做个明君。”
年轻的君王如此承诺。
天子一言九鼎。
*
朝中波澜不惊,江湖中却是波涛汹涌。
萧大人听说玉教主香消玉殒,大受打击之下,当夜就辞官离京。众人纷纷感叹他到底有情有义,又对这些年国家的变化看在眼中,但凡提起萧大人,上到八十老者下到垂髫孩童,无不竖起拇指称赞。
他是当世琴道大家,甚至以琴入道,一手弦杀功夫冠绝天下,无人能敌。
他是当世绝顶剑客,曾以一己之力横插剑神与剑仙的紫禁之巅决战,一人同时挡住两柄必杀之剑,穷极武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