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请周围的几个街坊邻居,摆几座喜酒,多添些喜气,顺便做个见证,如此足矣。
日子一晃,来到安平镇已经差不多一个半月了,此地民风淳朴,气候环境事宜,加上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于是两人便决定在此安营扎寨,做一个固定的落脚点。找了地保,购置了两进的小院,开了一家小小的医馆,又经老张介绍,请了一个老实本分的打扫做饭的厨娘,厨娘姓王有个十来岁的女儿,孤寡母女,见主人家和气大方,便一心伺候了。
王厨娘第一次见到主人家时,着实吃惊不小,唐明睿长的挺拔俊朗,十里八乡也难找,女主人虽然不描眉抹妆,却比镇上最漂亮的姑娘还要美上十分,厨娘不识字,说不出什么赞美之词,只知道夫人实在是长的好,便私下里劝诫那个只让人喊唐先生的男主子说:“夫人长的这般美,可不能轻易到街上去,得被路上的登徒子非礼了去。”唐明睿谢了王厨娘,安抚她说,夫人若是出门,会以纱帽遮面,又有夫君陪着,不碍事。
日子简简单单,却是东方上辈子就渴望的生活,闲来无事会陪唐明睿到医馆里去,他什么也不做,只是安静的坐在旁边看,偶尔兴趣来了,也帮人扎两针,他武功造诣之高,已经独步武林,认穴扎针的功夫经过唐明睿简单的调教,便比得上别人苦修十来年。于是不过一个多月的功夫,小镇上的人不仅知道’东堂医馆‘里的唐大夫医术好、有仁心,就是他的夫人也不让须眉,特别是几根银针使的简直是如有神助。施针的时候,瞪大眼睛还没看清针就扎下去了,不过可惜,唐夫人不经常出诊,而且就算来了,也习惯带着纱帽。于是,小镇上又有了一个新的传说,东堂医馆的唐夫人,美若天仙,头一个见过的张老爹说:连传说中苏州城里最最有名的春逸楼里的花魁娘子也只配给唐夫人提鞋!
安平镇本就不大,这么一传,已经是家喻户晓,而对于唐大夫和他家娘子补办婚礼的事情,却是这样说的:唐大夫以前家里穷,但两人从小订了亲,虽然有很多人觊觎唐夫人的美貌,但唐夫人只喜欢唐大夫一个,情比金坚,两家父母又早逝,便只在族中长老面前拜了天地,如今家里宽裕了,就想着要再办一场婚礼,不委屈自家娘子。
此事在安平镇,甚至再更远的地方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那就是找相公一个要找像唐大夫这样的,只要人能干,对自己又好,日子早晚会好过起来,只要耐得住苦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传奇性的一件事就是,三年间,有个落魄的书生,在他一文不名穷困潦倒的时候,富家小姐不离不弃,困厄时送汤,天寒时送衣,等又一个三年过去书生终于金榜题名,两人有情人终成眷属,书生有感于小姐对他的一番情意,终身只娶小姐一人。
这都是后话了,原本是为了过上平静的日子,说上一个合适的理由,没想到竟然成就了很多佳话。
等到六月初十,提前六天开始准备,老张家带上自己老伴还有儿子茂春,加上邻居老李夫妇两人,唐明睿又提前跟镇上好来酒楼的掌柜打了招呼,请了酒楼里的厨师帮忙到府上掌勺。六月十六头一天六月十五晚上,就开始做席面,本来就请附近几户邻居,结果凡是在东堂医馆看过病的老老少少,都多多少少送了贺礼,于是便干脆一起请了。
二十来人的席面改成了百十多人,红木桌子摆了快二十张,前院里差点都摆不下了。
十五傍晚,东方和唐明睿最后一次在屋里试衣裳,到了这里,唐明睿又长高了两三公分,个子将近一米八五了,服一上身,大小宽窄实打实的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