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命大了。
胡二愣小时候,除了大哥外,也是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的。只不过,那些年家中穷的,妹妹是活活饿死的。
至于弟弟?
两个弟弟是病死的,家里穷,没能治病了。
穷人,是生不起病的。
至于胡二愣的爹,那一个汉子。为了养家,除了佃种地主的地外,还在去县城里打活。这外寒来暑往的,养活家中的妻儿,也依然困苦。
要小时候,胡二愣饿了怎么办?
饿慌了,只能喝了水。喝了水,就能骗了自己吃饱了。
就是这般慢慢长大了。胡二愣的爹,在一次给官府的徭役里,就是丢了性命。百姓服徭役,没钱顶了徭役,就得出了人力。
年年服徭役,自带吃食。
说实话,就是想吃个饱,以胡二愣幼时的家中情况,那不可能的。在胡二愣的爹死后,他家的情况就更惨了。
没了当家的顶梁柱,那日子真是水深火热。
连他爹的葬礼,胡二愣家都办不起。唯村中的族叔帮衬,才是勉强的葬了一个小坟。
一切的改变……
也许是头顶的官府变了。
宣文元年。
那一年,官府派了官差,十里八乡的村村通知。
那是一个改变了胡二愣命运的时刻。参军,参军,胡二愣为了安家,为了吃一口饭,不想让老娘和大哥继续的挨饿。
因为,那个春黄不接的春季,胡家已经没口粮了。
求了族叔这个族长做保,胡二愣参军了,去吃兵粮了。
当然,那时候参军,没说什么给田产的。只是说,给了安家。当然,东屠国的jūn_duì,也不是全给了田产的。那得正规军,那得当上了正兵。
胡二愣永远记得,他头一回离开了小湖村时,那种不舍得。他以为,他离开了,再也回不来。所以,胡二愣给他娘磕了头,求大哥往后代他孝顺了老娘。
老娘的哭声,大哥的呜咽。
往后的年月里,多少回在胡二愣的耳边回响。
jūn_duì啊,入伍后。
胡二愣头一回吃饱了饭。
当然,头三军入伍后,jūn_duì是限了饭量的。胡二愣都感觉没吃饭,感觉自己的胃,就像是一个无底洞。
后来。
胡二愣才知道,jūn_duì为何头三天,给限了饭量。
因为,jūn_duì里曾经出现过,刚参军时,有人吃饭没节制,活活撑死了。
没饿死,却是活活撑死了。
这不是笑话,而是事实。
胡二愣想,若是他入伍开始时,没被限缺了饭量的话,可能他也是撑死中的一个零头。吃饱饭,真好啊。
没饿过三天的人,不会懂得,那一种饿得眼冒绿光是一种什么滋味。
那年,参军前,胡二愣一家人里,胡二愣就是那个恶得眼冒绿光的,看着什么都想咬一口的冲动。
胡二愣能记住了一辈子。
入了伍后。
胡二愣听着军中的长官讲,说是当了正兵,能有四十亩的田地。大王给的,给咱的卖命钱。那时候,胡二愣就一种感觉。
就是死,他也要当了正兵。
胡二愣是一个小山村长大的娃,在军中,天天能吃饱了。他长个头了,他长壮实了。在军中,听着大王的仁慈,胡二愣觉得给大王卖命太好了。
胡二愣想。
他当了正兵,家中有四十亩的田地。那样的话,大哥能娶了媳妇,老娘能有了媳妇孝顺。大哥若是生了儿女,胡家就有了继续香火的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