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既无情我便休。”
王遂娘说了此话后,就道:“我已经想通了,我会去求了姑母,让那柳氏进府。既然夫君喜爱,我又何苦做了棒打鸳鸯的恶人?”
“一个妾罢了。若夫君喜欢,我便是决定在柳氏进府时,再为夫君纳三个,凑了四个暖榻的。”王遂娘说了她的打算。
荣娘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过,听到了这里,荣娘已经明白了。
她的大姑姐是对男人失望了。所以,这是打算放弃夫妻之间的恩爱。把夫君当合伙人对待吗?这来一个相敬如冰?
“这……”
荣娘小声的问道:“姐姐是不是如此跟母亲讲了想法?”
“母亲不同意?”
荣娘又跟着追问了一句。
“是啊,我讲了。娘反对。”王遂娘说了这一场母女之间的矛盾由来。王遂娘这会儿,语气是平静了下来。
她说道:“娘说,我若这般与夫君置气下去,怕我将来后悔。”
“娘还说,夫妻之间哪有隔夜仇。这等事情遇上了,我更应该以柔克刚。”王遂娘说这话时,微微闭上了眼睛。
片刻后,她又睁开了。
“我懂,娘的话,自然有道理。”王遂娘说这话时,嘴角的笑容是自嘲:“妻妾和睦,男子才觉得家宅安宁,妻贤妾美……”
“可我做不到。”
王遂娘说了她的答案时,那等的一字一字。
荣娘能听出来了,那是她大姑姐的骄傲。
唉,唉。
荣娘若站了她自己的立场上,她肯定同意了大姑姐的想法。毕竟,就像大姑姐说的,君既无情我便体。
更何况,大姑姐有了儿子谢知源,丈夫扔一边完全可以啊。
在谢府里,大姑姐还能依仗了姑母谢王氏嘛。谢绍这个渣渣夫君,真是眼不见,心不烦。
□□娘站了儿媳妇的立场上,她可不敢多话了。毕竟,若同意了大姑姐的话,那是要开罪了婆母刘王氏的。
荣娘的行事风格,可从来是不行罪了婆母刘王氏。
至少,她从反驳了刘王氏这位婆母说出来的一言一行。哪怕不认同,这是不执行就罢了。反驳啊,绝对不行的。
于是。
荣娘沉默了。
良久后,荣娘见大姑姐王遂娘不说话,她才说道:“糖水酿都是快凉了。”
“姐姐,我去给你换了热乎的来。”
荣娘这托词,真是她自己都觉得好尴尬。
王遂娘却是不介意的。对于弟妹一直以来,在母亲刘王氏面前讨了小心谨慎的态度,王遂娘却是觉得这般也好。
至少,她娘刘王氏娶了一个懂礼的儿媳妇。
瞧瞧?
这就是立场,这就是态度。
若论亲疏远近,人啊,永远是有自己的标准的。
就像是王遂娘,就像是荣娘,人人皆一样。
太元九年,春末时分。
荣娘从夫君刘之烨那儿知道了,她的大姑姐王遂娘那是说到做到。还真是给大姐夫谢绍纳了四个妾。其中之一,就有那外室柳氏。
这事情一出来。
荣娘知道的,就是婆母刘王氏气狠了。
据说,还是有几日饭也用得不香。还是夫君一提后,荣娘赶紧的让女儿玉娘去救火。
许是刘玉娘去祖母面前侍奉了。
这让刘王氏心情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