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低头看到手里的礼单,摇头苦笑,罢了,自己如今还有许多麻烦事,又何必自找麻烦。既然姨娘从来不曾说过娘家或者祖上,她就只当不知道就是了。待以后阮六郎若是有女儿,她找个由头将这些个传承教给她就是。
只想起如今自己的身份,便是到了西北哈密,自己怎么和阮六郎相认?自己这身份,说来还背着欺君之罪,若是不小心走漏了风声,自己有事不要紧,就怕连累了诸多人,尤其是赵妈妈和秦三夫人,还有宋老夫人。
从阮七娘口中,苏苏知道今上真心不是个心眼大的,到时候他可不会管宋家知不知情,没准还会以为宋家想攀附镇国公府,故意隐瞒呢。自己若是想和哥哥相认,怕是还要一番周折。
而且便是自己和阮六郎相认,在外人眼里,两个没有什么关系的走的太近,总归是不好。便是自己不怕别人说什么,但是总要顾忌一下洪笙的脸面。这会儿子,苏苏倒是觉得自己先前说有个表哥充军西北也挺有先见之明的。
想到这,苏苏也不东想西想了,船到前头自然直,她如今想破脑袋也架不住突发情况太多,果然不是女主,老天就不太疼了。提起女主,苏苏就想到阮十娘,阮十娘快生了,而针对她的意外也不远了,自己必须想法子进一趟恪王府,提醒一下阮十娘才好。
只进恪王府还是有点难度,毕竟自己虽然是恪王心腹未过门的媳妇,但说到底还没有那么大脸面去拜见恪王妃,这事实在不行,只能托福给阮七娘。苏苏细想了想,好在离着阮十娘出事还有一段时间。
苏苏将一些事在心里过了一遍,有了章程,这才掀开手里的礼单,便是再小定时已经见过了洪笙的大手笔,如今还是被这礼单上的东西吓了一跳。倒不是苏苏没见过好东西,也不是上面的东西有多珍贵,而是以洪笙的官职,几番手笔着实不小。
小定时魏嬷嬷带来的文定之礼有:赤金镶珍珠的头面一套、赤金镶红宝石的头面一套、羊脂白玉的镯子一对、紫玉的镯子一对、绫罗绸缎一共十二匹、衣裳八身,剩下的是茶果点心若干,粗粗一算也有几千两银子,尤其是那两对镯子,只一对镯子怕就是有千八百两银子了。
听魏嬷嬷说,别的东西倒罢了,都是她帮着张罗着,独这两对镯子是洪笙叫人送回来的。还有更好的,自然是孝敬给了恪王,然后就是给苏苏的这两对了,无论是玉质还是雕工皆是上乘。
只看文定之礼,自然不算什么,但是苏苏手里还有老夫人给的一箱子玉石,是那年洪笙送来的当做聘礼。只看魏嬷嬷的意思,似乎是不知道有这箱子东西,老夫人也不好开口,还是洪笙在小定时叫信得过的人送来了口信,那箱子玉石就给苏苏当私房了,聘礼他另备了银子东西。
而如今不过一个中秋节礼,洪笙又送来四口大箱子。苏苏看了礼单就已经很惊讶了,待见了实物才是冲击。
一口箱子里装着两张两米长宽的正方形新疆地毯,比之波斯过来的也不差什么;
一口箱子里是两卷驼绒、两卷山羊绒。驼绒是取自骆驼腹部的绒毛,有轻、柔、暖的特点,公斤的净绒,自然十分珍贵,便是苏苏十分得老夫人宠爱,也不过得了两块驼绒料子。当做衣裳里衬,比之皮毛来说既轻薄不显臃肿又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