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皇后久居深宫,对朝臣不是很了解,但是皇上点的这些人她还是知道一些的。海兰察前段时间才从前线立功归来,被皇上封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是官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福隆安是傅恒的嫡子,早早的就上了战场,皇上对他很是器重;多隆这个人她没听说过,但是直郡王的嫡子,这个身份不低,而且皇上对他很看好,也是一个好人选;阿桂和明瑞更是不用说,每年皇上写得福字还有赏赐的福菜,这两个人都少不了。
看来皇上对女儿们的亲事真的很上心,不然也不会连这般好的人选都想好了。皇后为兰馨她们感到高兴,大清的公主有多少是能留在京城的,大部分都是嫁到了蒙古,然后早早的逝去。
“谢谢皇上,皇上给出的人选一定是最好的,我怕到时候要挑花眼了。”
“这有什么好谢的。对了,说起公主选额驸的事情,朕想起了和婉,她嫁到蒙古也有十年了。这么多年都没见德勒克传和婉有孕的消息回来,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她人如其名,向来温婉娴静,只怕是报喜不报忧。干脆把她和额驸宣回京城好好看看才是。”
乾隆想起今天去弘昼府上,弘昼无意了提起和婉,表情充满了思念,就知道弘昼对这个女儿感情很深。乾隆是个疼弟弟的,自然想着让弟弟高兴起来。把和婉宣回京城,给额驸安排一个实职,到时候他们夫妻两个就能留在京城了。
“和婉?是了,德勒克已经许久没有递消息回来了。和婉一直没有生育,这些年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到时候和婉回来了,我可得好好问问。”
皇后其实对和婉公主没什么印象,毕竟和婉公主之前是养在孝贤膝下,皇后见她的次数不多,两人没有什么交集。不过想到和婉十年了也没有生育,这让她想起了以前的自己,也对和婉有了同情怜惜的感情在里头。
“嗯,朕明天就传旨到巴林部去。天晚了,歇息吧。”乾隆在温暖的被窝里躺久了,睡意渐渐上来,对着皇后笑了一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皇后窝在他怀里,也跟着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乾隆就写了圣旨,让乾清宫的太监去蒙古宣旨。下朝后,乾隆喊住弘昼带着他到慈宁宫去像皇太后请安。席间,乾隆和弘昼提起了此事,弘昼立时红了眼眶,咬着后牙根不让自己哭出声,不断得向乾隆道谢。乾隆揽着他的肩轻拍他颤抖的身体,低叹了一声,是他对不起弟弟,和婉三岁不到就被接进宫,而后更是嫁去了蒙古。弘昼作为和婉的生父,不仅不能让和婉叫他阿玛,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和婉远嫁。这对弘昼来说如何不是一场噩梦。现在和婉回京城建公主府,也算他这个做哥哥的对弟弟的补偿。
乾隆在闲暇时颇有些闲情逸致,很喜欢带着永瑜到御花园逛。这一日亦是如此,乾隆协同永瑜,永璋在御花园中一所凉亭下喝茶赏景。
身边的奴才们知机的在石桌上摆放茶杯和致的糕点。乾隆兴致上来要给儿子们表演一番茶艺。鸾云紫檀木茶勺自茶缸里取出些许晕黄陈年普洱置于雕花镂空茶盘之上的紫砂土烧窑制西施壶里,排了四个紫砂土烧窑制鸾凤纹茶杯倒扣于茶盘之上。一旁炭炉已将水煮沸,提了壶柄倒于西施壶里,扣上壶盖,按住盖帽顶晃过一圈之后将茶液倒于四个茶杯上顺着镂空的纹路流下茶盘之下的水盒里,是为洗茶。重新倒水进壶,盖上壶盖,沸水焖茶大约一分钟。用竹镊子将茶杯一一翻转过来,重又执壶一一添上一点之后加沸水继续焖茶。用竹镊子将茶杯一一晃一下倒出茶液,是为煮杯。一手执壶柄,一手按壶顶,将壶抬起一定弧度把焖好的茶以流畅清丽的弧线倒进茶杯里,是为点盏。点盏完毕后将壶于茶盘之上,执沸水煨壶一遍,方为完工。
就在父子三人举杯啜吟的时候,一名侍者匆匆奔到乾隆跟前,口里急奏:“启禀皇上,荆州传来急报,荆州发生暴动,端王请求朝廷派兵平叛□□。”说完侍者跪在地上,手里高举一份奏折。
乾隆知道会有这么一件事,倒是不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