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也还没捅,赵琮却平和许多。反正他已经抱过了,这件事情上头,他也不无辜。
他也不再强装,伸手拽赵世的衣袖:“坐。”
这是这些日子以来,赵琮头一回与他有接触,虽说还隔着衣衫,赵世再想装委屈,也不由高兴地露出笑意,坐在赵琮身边。
赵琮拉他坐下后,也未说话,只是又回手,看着亭外的人流。
大宋一向重经济,寺庙多,空地也。因而每月,这些寺庙都会专门挑几个日子出来,给百姓们进来做些交易与买卖。
这是早就定下的规矩,赵琮一直知道,却也从未亲眼见过。这会儿他坐在安静的亭中,寺庙中檀香味道很浓厚,且景明寺又是经年的老寺庙,禅意很重。偏偏寺庙此时的人间烟火气与它融洽得很,差别分明,合在一起也毫无怪异感。
于赵琮而言,这些都是仅看便很享受的东西。
赵世也不打扰他,只是静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问:“陛下,常出来看看,很不错吧?”
赵琮笑着点头。
赵世见他高兴,心中也高兴,低头浅笑,陪他静坐。
他们俩就这般,并排坐着,一同望着亭外百态,心中都愿辰光能走得再慢些。
但辰光从不以他们的思绪而变,不知不觉,一个时辰便已过去,他们还要去长秋寺。赵琮先起身,正要出亭子。
却见从亭子右首处的小径内走出几人,是几位年轻郎君。个个生得风流倜傥,他们谈笑风生,一看便知出自大家。
赵琮怕被人识出身份,低头要走。
那几人中,为首的郎君已经先道:“这位郎君请留步。”
赵琮装作未听见,依然往前走,那位郎君干脆大步走到赵琮面前,笑道:“这位郎君”
赵琮无奈抬头,他一见赵琮的相貌,愣了愣,立即笑着浅浅一揖:“郎君是从外地而来罢?江某生于洛阳,长于洛阳,从未见过郎君这般人物。”
赵世眉心紧蹙,如今是只要长得有些模样的,与赵琮搭话,他看着都不痛快,更何况这一位可不仅仅是有些模样,且这人未太过自然熟。他上前一步,半拦在赵琮面前,低头不屑看他。
赵世生得太高,他比赵世要矮些,被赵世这么一拦,倒也不气,反而再笑:“不知二位郎君从何而来?”
赵世与赵琮皆未说话,他依然自然熟,先介绍道:“我乃洛阳城中江家大郎,江谦,江言欢,二位叫我言欢即可,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赵琮与赵世却不约而同对视一眼,他们立刻知道此人是谁。
赵、孙、姜三家是前朝贵族不假,却也仅是几百年的世家罢了。
要说真世家,还得属洛阳城中的江家。江家历经数朝,战乱、天灾,哪样没有经历过?因江家一族人丁始终兴旺,且知道趋利避害,再加之大约真有上天眷顾,他们家的嫡系血脉从未断过。
到了赵、孙、姜三家联合造反时,江家虽不参与,却直接送出半副身家,大宋开国后,太祖原想封他家做开国公,当时江家的掌家人一口回绝,只领着江家一族住在洛阳城中。他们不科考,不过问朝中事,只在这洛阳做悠闲世家。
赵琮一直对江家很感兴趣,只是江家人胆子小得很,即便是他亲政的大朝会时,也只派了个族中小辈去京中送贺礼。赵琮原本当江家人有些畏缩,毕竟如此胆小的可不多见,没想到今日这么一见,他才知道,江家是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