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当家,咱家就三分菜地,种出来自家吃一些,隔三差五拿去甘棠镇卖一些,这样,可以签契不?”
“俺家是四分地,也打算这么着。”
“冬日里种出的菜你们舍得吃?”
“是嘞,俺听说冬日里出来的菜价比往些时候翻两番呢!”
“这么贵?”
“俺也是听镇上卖鱼的张大汉说的,他时常往大户里送鱼,亲眼听人家采买这么说的。”
“嗬!咱吃腌萝卜就成,冬日里种出的菜都拿来卖!”
“咱吃红薯就成,不用菜!卖菜的钱买红薯,冬日就饿不着了!”……
奚曦摆了摆手,大伙儿立马安静下来。他道:“上次里正也跟大伙儿说了,我们这油纸做成暖棚是不大家的钱的,可从这暖棚里的菜拿去卖,是要交给我们一半银钱的。大伙儿可有异议?”
“没有!”大伙儿齐整地回道。
“当然,这暖棚种出的菜若是没拿去卖,只是自个儿吃,自然也是不必交钱的。”奚曦笑道,“毕竟,我们也不是地主老财,并不是租的,最初的打算也只是让大伙儿的日子好过些。”
大伙儿皆是笑呵呵,心里赞了奚家夫郎一句,这么善良的举措只有奚家夫郎能想出好吗!
“现下我们签契也是记下出入明目,”奚曦道,“大伙儿也知道,买地建作坊,还有工钱甚么的,花了不少钱。买什么花多少钱,拿出去什么,我们自然是要在账册上记一笔的。大伙儿拿多少纸,建多大的暖棚,之后拿过来的菜钱,我们也是要记一笔的。毕竟,我们自个儿心里也能有个数。”
“是,自当如此!”大伙儿点头。
“好,那现在来挨个签契吧!”奚曦看着大伙儿脸上一丝反感都无,也是放心了。
两个时辰之后,奚曦记完最后一户,搁下笔,背手展了展腰身。宁左村一共是三十二户人家,家家都来签了契。没有算盘,奚曦只得一一算过去,算下来是总共有二十二多亩地要建暖棚。
“够么?”田恬看着他在纸上划来划去,写来写去,便问道。
“够!”奚曦笑道,“还能剩一些呢!”
“够就成!”田恬点头,“既然油纸够了,那剩下的就不用涂桐油了,留着与竹子制出的纸一起卖与尚船主!”
“那多出来的油纸?”奚曦看他。
“留着吧,以后暖棚要修补什么的,还能拿着用。”田恬道。
“听恬儿的!”奚曦点头。
“那暖棚知道怎么建么?”田恬问。
“唔……糊灯笼般?”奚曦想了想道。
“真聪明!”田恬赞赏地点了点头,“大叔,看来宝刀未老,智商未退化!”
“纸商?”奚曦不明白。
“就是赞大叔聪明的意思。”田恬糊弄道。
奚曦有些狐疑,不过看田恬的正经脸也是信了。
“那明日给大伙儿一说,搭起来应当是很快的!”田恬道,“用芦苇杆或竹竿作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