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使大人,高大人让人来传话,事情成了,成了!”就在众人满心疑惑之时,终于有人来报,楚昭听闻大喜,“成了,好!好,好极了!”
楚昭如此高兴,还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了,郑通询问道:“大人因何而大喜?”
“稻种,新的稻种成了,明年于冀州,雍州开始推广,只要一年,一年我们的粮食就能翻上三倍,三倍啊!”楚昭高兴地说出结果。民以食为天,若是在现在的基础上所有的粮食都涨上一部,实在是,实在太可观了。
“刺使大人,不知是什么样的稻种,是作坊研究出来的吗?”韦尚任是心怀百姓的好官,听说有能涨现在三倍的粮食,眼睛立刻就亮了?
“多说无益,我们都去看看,好好地看看。”楚昭带着一群人,高高兴兴地离城,就在城外,一群人正在割粮食呢,楚昭一来,高明已经迎了上来。
“刺使大人你快看,两季,正好是两季的获,上一季的已经给刺使大人看过,这是后一季的成果,正好赶在入冬之前。”
兴奋得快要说不出话的高明面色涨红,楚昭走了过去仔细看了获的粮食,拿了几颗出来弄出了米看了看,颗粒饱满,没有空的。
“好,好极了,还有半个月才入冬,如此一来,在入冬之前,老百姓都能把粮食拾好了。既然这样,我看明年你再辛苦辛苦,教教大家伙到底该怎么种这新的稻种,一定要保证大家都会种,都能丰。”楚昭又难高明下任务,高明乐呵呵地道:“刺使你放心,你放心,我定会把事情办好,办好!”
“刺使大人,高大人,你们到底在说什么,我们都没弄明白?”韦尚任比较心急,先人一步将满腹的疑惑问出来。
楚昭一笑,指着高明道:“那就让高大人给你们讲讲吧。”
“是这样的先生。早些年刺使大人就弄了个作坊,让冀州的能工巧匠都到作坊去,专门给研究各种奇怪的东西……”
“这些略过,说重点,没看各位大人都心急着吗?”楚昭一边在查看稻谷,一边提醒高明不要扯得太远,他们也未必愿意听那些前提。
高明连连应是,“总而言之,这些粮食都是作坊的先生们研究出来的,虽然粮食还是以前的粮食,以往一年一,如今却变成一年两。这些稻种生长的周期比以前的短了一半,只要我们在冀州和雍州一带推广,以后我们一年将获比以前多三倍的粮食。”
“不,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楚昭突然打断地问,正被高明说得高兴的诸位也同时看向了楚昭。
“不管是雍州还是冀州,水源稀缺,如果这些稻种放在南方,如扬州,荆州等地种植的话,获将会更大。”楚昭突然想到了南北差异,北方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这一年应该说是来晚了,但并不是每一年都会这样。
“不仅如此,冬天来得早,北方的春天来得也晚,只是今年恰好叫我们碰到了难得的一年,两季的稻种,北方不适合,倒是南方再适合不过。”楚昭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运气还真是好,一试竟然叫她碰到了这样的一年,差一点她就以为冀州和雍州以后都是这样的。
还好理智回笼,回想了在冀州这么多年过的日子。
稻谷啊,其实最适合种值的是南方。
“那这样一来,稻种不就是没用了。”高明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透心地凉。
“谁说没用了,冀州和雍州种不了两季也可以种一季啊,后面的日子,田里也不用荒着,种些小粟,棉花,豆类的东西也可以。而且,以后我们必会南下的,将来啊,依然是惠泽百姓,千秋万世。”楚昭笑着说,高明听着也是,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