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民结婚后的第一天早饭亦是请了赵父赵父的。
如果赵父赵母不愿意过来吃孙媳妇进门的第一天早饭,那意味着,他们两口子不满意这个孙媳妇。
或许说,他们两家关系很僵硬。
在别人眼中,那就代表着,赵父赵母不承认这个孙媳妇。
村里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他家老一辈的爷爷奶奶死活不愿意去吃饭,直接说不满意。
后来,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刘兰秀能感觉的到,那个新媳妇在村里并不受欢迎,也没几家愿意跟他们家亲近。
“过来了,姆妈在家下面条呢。”等着要葱子用呢。
赵国生这个马大哈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曲曲折折,刘兰秀让赵爱华和巧儿去喊赵父赵母过来吃早饭,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不就是老子娘到儿子媳妇家吃顿饭吗?有什么寓意?
“噢,那我们快过去吧,别等面条熟了,青菜和葱子还没拿回去。”听到赵母亲自动手在灶台忙碌,那是不是说,他们老两口很满意这个孙媳妇?
“噢”赵国生不明白刘兰秀莫名其妙的傻乐呵什么?
在慢慢消耗的时间中,时钟已经划到八点,金色的光芒撒在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一种阳光的味道。
回去时,面条差不多要熟了,就等撒上葱花来点缀了。
“回来了?快把葱子洗干净撒上去,我再煎几个鸡蛋配个汤就好了。”赵母看了眼刘兰秀,直接笑盈盈的吩咐道。
面条是面条,配汤是配汤。
这煮面条的独门拿手绝活是赵母的看家本领。
配汤里有爆炒的酸豆角和酸辣椒,还有猪肉磨,以及煎鸡蛋和青菜,再配上酱油,往白面条上一烫,真心好吃。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步骤,不一样的人,煮出来的面条味道就是不一样。
煮面条的配汤,躲着说句良心话,赵父那等大厨也比不上。
“姆妈,多下点面条,你煮的面,我能一口气吃两海碗。”闻到这香味,赵国生很想说,请天天过来吃早饭吧,这门煮面条的独门绝活,放在县城开一家面条店,妥妥的比猪肝面的那家店的生意还要好。
“好好好,你先吃,姆妈在这给你煮,不够还有呢。”老人家图的是什么?图的不就是热热闹闹,孩子们喜欢吃他们煮的饭菜吗?
“奶奶,我来舀水。”巧儿看起来单纯不谙世事,实际行动起来,很机灵,眼里有活,不用人催促和指使就能找到活干。
这不,坐在灶台口帮忙烧火呢,这会又迅速的起身抢先去水缸里舀水。
新媳妇不进厨房?不摸灶台?她抢着烧火还不行吗?
“好”赵母笑眯眯的看着忙三忙四抢着干活的孙媳妇。
“咳咳”
一阵风吹过,赵父适时的咳嗽起来,像是着了凉一样。
赵国生知道,不是着凉,是抽烟抽多了的缘故。
“爸,你少抽点烟,你待会多那点糖过去,想抽烟了,就吃糖。”瞧瞧那口大黄中带黑的牙齿。
转头有对赵母说:“姆妈,你帮忙监督,不能再由着爸的性子来了,以前他身体没事,抽抽烟,无所谓,现在他老了,还老咳嗽,必须戒了。”
“我哪里管的住你爸?”赵母故意黑着脸不高兴的说,心里却在说,终于有人治理你这个老头子了吧?
哼,不听她的劝告,被儿子说教的滋味如何?赵母明显在幸灾乐祸。
“我抽了一辈子烟,临头了,你让我戒了?哪那么容易啊。”看到儿子板起脸有几分不怒自威的严肃,他的理直气壮有些发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