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雨哪愿意一个人在家啊,八零年太贫瘠了,什么都没有,呆在家里多无聊,还不如出门瞅瞅看看这个世界,也不枉她穿越一回,就当是出门到八零年旅游一次,见见历史的痕迹多有意思啊。
人家出门看看古迹还要花钱呢?
她直接就到了过去的时代,感受过去人们热情洋溢的生活,看着人们生机勃勃的脸,别提多有意思了。
这里算是城乡结合部,也没什么看的,两车道柏油路坑坑洼洼的,黑色的路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坑,老式的铁皮公交车在满是大坑小坑的路面上行驶一晃一晃一晃的画面特有时代感。
马路的两旁都是一块一块种着绿色蔬菜的田地,还有农家自己盖的带着大院子的土房子,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三站路很近,骑着三轮车没过多久张建军就骑到地方了。
还没到桃花村,张建军拉了手闸把三轮车停了下来:“唐雨,老家到了,你下来自己走吧,这路太差了,在车上不安全,颠到你就坏事了。”
唐雨的记忆里还是有这里的回忆,入目的满是泥泞的泥巴小道,好在最近没下雨地面干不用担心路滑。
张建军也不骑车了,下了车扶着笼头和唐雨一起缓缓的走在乡间的小道上。
厂子里5点下班,去食堂打了饭吃完就赶路,现在也就5点半多不到6点,这个时候天色未黑,乡下人都在田地里辛勤的劳作。
“张建军,你咋回来了?”
“张建军,今儿又不放假,你咋带媳妇回来了?”
“张建军,你三轮车里带着什么啊?咋用东西挡着呢?”
……
张建军的家在路口第一家,离着马路特别的近,也幸好如此,见到的熟人不多,要不然整个村子里的人见面都要打一声照顾,还真是说话说得累死!
唐雨很是再次的感受了一番,这个年代人见面就打招呼的热情。
好在人太多,她又是新媳妇,人脸都没认熟,见着了人张建军在前面打招呼,她站在张建军的后面不停的点头示意,脸上保持微笑就好。
真是点头点到脑袋酸,真是酸爽啊!
难怪后世的老人总是嫌弃现代人的冷漠,觉得还是以前的年代好,人和人之间关系融洽相处热情的很。
“大古,大枣,泥们徽来啦!”
唐雨没忍住,憋着笑,笑得呵呵的,要不是场面不对,她差点就喷笑了。
当地人说当地话,唐雨听惯了普通话,听当地的土话压根就听不懂,好在她有女知青的记忆,女知青能听懂,她勉强、反应迟缓些,也是能理解别人说什么的。
不过就是如此,听人喊自家大哥,叫大姑;喊大嫂,叫大枣,还是有些接受无能。
唐雨这边心里猛吐糟,那边她公公婆婆肩上挑着担子,一头挂着一个粪桶,摇摇晃晃的回来了。
见了新媳妇,很显然公公婆婆都很高兴,老公公没好意思直接过来,挑着粪桶直接绕开唐雨从后门回家,搁粪桶去了,她婆婆胳膊上挎着篮子,篮子里装着菜和挖地工具,从旁边的门一进去,进入搭着主屋盖的坯撒,把东西搁了进去,拍拍身上的灰尘出来了。
唐雨看着搭着主屋建立的坯撒,心里觉得有趣,这种搭着主屋盖的房子,特别的简陋,俗称坯撒(披萨),也是这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