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来人,顾亭作为书院负责人不可能不知道,所以算了算时间就迎了出来。
顾亭本就长得温婉大气,再加上自幼学习古琴,周身氤氲出了一股浓浓的古典气质。这么些年独自在省城创业,支撑着偌大一座书院,身上也沉淀出了一份干练强大的气场,令人不容小觑。她今天穿着一身水青色国风长裙,仅仅是静静站在书院门前,在往来行人眼中,就成了一道美景。旧居美人,两相辉映,如何不美?
“董老师,您早啊!”见到来人,顾亭走出了书院正门,对着带头的中年男人招呼道。
中年男人笑了笑,亦客套回应:“顾老师,久仰大名啊。”说着,侧过身子,向顾亭介绍身后的两位年轻人,“这两位是随行的工作人员。呐,这是我徒弟小郑,郑以恒。原先和您联系的还有一位记者,不巧今天有些事,所以我就带着小姑娘来了。别看她才刚毕业不久,报道写得很不错。”
几人彼此寒暄了几句,远远看见三人后头的姜宏和唐令仪,顾亭又朝着三人笑道:“可巧了,那两位是我的学妹,也算得上是跟着浅草书院一起成长起来的元老了。”
一路磨磨唧唧的姜宏和唐令仪,看着面前齐刷刷突然射过来的四道目光,满头雾水。
姜宏:“……”
唐令仪:“……”
“你们好,我这儿的法务负责人唐令仪;这位是志愿老师姜宏。”迎着四人的目光,唐令仪硬着头皮周旋道,姜宏配合着点点头。
圆脸小姑娘年纪尚小,气场弱,在刚才的谈话中几乎被忽略了去,眼下见来了两位与自己看着年纪相仿的女孩子,就怯怯地自我介绍道:“顾老师,还有唐老师姜老师你们好,我是《新侨报》的新记者文茵,作文的文,绿草如茵的茵。”
顾亭笑着颔首:“文茵,真是美好的名字啊。”
小姑娘愣了愣:“?”
站在一边的姜宏在心里将小姑娘的名字默默念了几遍,突然就琢磨出文茵二字的意思了。抬头看见董老师和小姑娘迷茫的神情,心下定了定,准备开口解释。
“文茵畅毂,驾我骐。”这时一直默不发声的郑以恒突然出口道。
姜宏一噎,将舌边的话又吞了下去,狐疑地瞟了郑以恒一眼,却见郑以恒回过头来,朝着他笑了笑,姜宏下意识地点头回应。
文茵畅毂,驾我骐。语出《诗经秦风小戎》,指代车中的虎皮坐褥,原本并不是一个多么美的意向,但是放在小姑娘的名字里,却生出了一股外柔内刚的味道。别的不提,至少比她那个男女不辨的名字强多了。但令姜宏生疑的是,《小戎》并不像《蒹葭》《桃夭》《氓》那样广为传颂,如果不是对《诗经》的兴趣所致,连她这个正儿八经的中文系学生都不会知道,郑以恒从前只是摄影系的学生,这样对诗词歌赋毫不通窍的人又怎么会了解得这么清楚?
为首的董老师看到两人之间飞来飞去的眼风,开口奇道:“哟,小郑,你和姜老师认识啊。”
郑以恒闻声回头,笑着说了声是。姜宏也只能朝着董老师点头应了。
董老师自以为捡了大便宜,朝着顾亭哈哈笑道:“这可真是太巧了,今天把你带来可真是对了。”
文茵:“……”又被忽略了啊……
一行人迈进了书